广交会,中国与世界相互成就的缩影

2024-04-16 07:29 来源:环球时报

  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序幕。在去年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新高的基础上,今年广交会规模再度出现大幅增长,参展企业总共达2.9万家,延续了一年比一年更热闹的整体趋势。有媒体统计,仅开馆前一小时就涌入2万多境外采购商,其中40%是新采购商。正值中东局势动荡引发国际市场担忧,广交会宏大、热闹的开场给全球贸易带来确定性。

  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分三期举办线下展。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外界从广交会首先感知到的是中国发展与开放的力度和决心。实际上,从1957年起,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届,从不间断,这在世界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对世界持之以恒的善意和真诚,看得见摸得着。

  如今,广交会已经从中国制造的窗口成长为世界制造的平台。尤其是,本届广交会的首期展会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突出先进产业和科技支撑,展示新质生产力。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500家,比上届增长20%。这既是中国制造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自然呈现,同时又将反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和红利。中国与世界的真实互动就是这样。

  这种互动绝非是中国向世界的单向输出。在一些西方舆论的描述下,中国向全世界倾销过剩的廉价商品,挤压他国的发展空间,自己从中牟取暴利。但任何人只要到广交会的展会现场去走一走看一看,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与中国做生意会这么受欢迎。以本届广交会为例,全球零售250强和各国各地区大商明显增多,其中有来自美国的沃尔玛、必乐透、亚马逊,也有法国的欧尚、家乐福、施耐德,还有英国的特易购、德国的麦德隆等,近200家头部企业确认组团参会。如果让这些真正与中国打交道的公司来为中国画像,与那些从未到过中国的“键盘侠”笔下的中国定是截然不同的。

  就在本届广交会开幕的同一时期,德国总理朔尔茨正率庞大代表团在中国访问,中国商务部代表团正与意大利同行讨论着经贸合作议题。在更大层面上,“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启动,往返中国的航班上搭载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业精英,与中国合作已然成为潮流,这是少数西方政客唬不住、也拦不了的。

  广交会打开了世界与中国相互成就的一扇门,无论从哪个层面看,它毫无疑问都相当成功。完全可以预计的是,今年广交会的成交量将有一个值得期待的增长。这既是内在逻辑使然,也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的必然结果,在全球产业结构转型中,中国最具国民经济升级换代的动力规模,这一点不难看清。

  同样地,对世界而言,尤其是在当下局部冲突动荡不断的时候,这样一个来源广、成交效果好,又有着相当信誉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也是中国贡献的重要公共产品。世界局势越是风雨飘摇,这样的贸易盛会价值就愈加凸显。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交会,中国与世界相互成就的缩影

2024年04月16日 07:29   来源:环球时报   社评

  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序幕。在去年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新高的基础上,今年广交会规模再度出现大幅增长,参展企业总共达2.9万家,延续了一年比一年更热闹的整体趋势。有媒体统计,仅开馆前一小时就涌入2万多境外采购商,其中40%是新采购商。正值中东局势动荡引发国际市场担忧,广交会宏大、热闹的开场给全球贸易带来确定性。

  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分三期举办线下展。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外界从广交会首先感知到的是中国发展与开放的力度和决心。实际上,从1957年起,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届,从不间断,这在世界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对世界持之以恒的善意和真诚,看得见摸得着。

  如今,广交会已经从中国制造的窗口成长为世界制造的平台。尤其是,本届广交会的首期展会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突出先进产业和科技支撑,展示新质生产力。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500家,比上届增长20%。这既是中国制造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自然呈现,同时又将反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和红利。中国与世界的真实互动就是这样。

  这种互动绝非是中国向世界的单向输出。在一些西方舆论的描述下,中国向全世界倾销过剩的廉价商品,挤压他国的发展空间,自己从中牟取暴利。但任何人只要到广交会的展会现场去走一走看一看,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与中国做生意会这么受欢迎。以本届广交会为例,全球零售250强和各国各地区大商明显增多,其中有来自美国的沃尔玛、必乐透、亚马逊,也有法国的欧尚、家乐福、施耐德,还有英国的特易购、德国的麦德隆等,近200家头部企业确认组团参会。如果让这些真正与中国打交道的公司来为中国画像,与那些从未到过中国的“键盘侠”笔下的中国定是截然不同的。

  就在本届广交会开幕的同一时期,德国总理朔尔茨正率庞大代表团在中国访问,中国商务部代表团正与意大利同行讨论着经贸合作议题。在更大层面上,“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启动,往返中国的航班上搭载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业精英,与中国合作已然成为潮流,这是少数西方政客唬不住、也拦不了的。

  广交会打开了世界与中国相互成就的一扇门,无论从哪个层面看,它毫无疑问都相当成功。完全可以预计的是,今年广交会的成交量将有一个值得期待的增长。这既是内在逻辑使然,也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的必然结果,在全球产业结构转型中,中国最具国民经济升级换代的动力规模,这一点不难看清。

  同样地,对世界而言,尤其是在当下局部冲突动荡不断的时候,这样一个来源广、成交效果好,又有着相当信誉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也是中国贡献的重要公共产品。世界局势越是风雨飘摇,这样的贸易盛会价值就愈加凸显。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