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苹果等盲目崇拜奢侈消费是时候了

2013年06月28日 11: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为了一部iPhone手机,年轻的孩子可以彻夜排队甚至背着家人偷偷去卖肾;为了拥有奢侈品产品,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紧衣缩食花两个月工资买LV“名片夹”。不断增长的消费攀比之风,正助长着国人对苹果、三星等高配置电子产品以及LV、爱马仕、劳力士等各类奢侈品的跟风追逐,在职场、在官场,奢侈品更成为拉关系、套近乎、养人情的豪华投机工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也许不到2015年,中国就能在奢侈品消费上夺冠。

    早在2010年就有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7.5%,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中国真正的奢侈品消费之路仅走了短短的20年。高速膨胀的20年,折射出“中国式”奢侈品消费井喷背后,国人盲目崇拜国际品牌的畸形现实。面对这场消费盛宴,我们真的吃得消吗?

    高端品牌特别是奢侈品自身的特质,注定了拥有它们的不可能是大众,只能是一部分小众人群,那种超出实用价值以外的符号价值凸显着拥有者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因此,“炫耀”和“攀比”就成为大多数追捧者,特别是年轻一族不愿道明的入手原因。

    近年来,中国城市出现所谓“月光族”、“年清族”,尽管其收入并不足以支持消费奢侈品,但他们愿意倾其所有购买一些类似LV包这样的小件奢侈品。诚然,人们购买超出自己消费水平的商品,的确能获得独特的内心享受和极大的满足感,想象一下自己拥有一些普通消费者没有的奢侈品,心里的确是美滋滋的。这样“自己赚钱买花戴”的追求,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刚刚走上社会、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元的年轻人,为了以最低成本拥有奢侈品,甚至不惜节衣缩食,花一两个月工资购买最小件的品牌如“名片夹”,为的只是在社交场合展示一下“我也是奢侈品消费圈里的一员”。这种极端而又盲目的品牌崇拜,的确是过头了。更有甚者,进城务工的小年轻居然为了买个新款iPhone手机,背着家人偷偷去卖肾,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不是在电视剧里出现,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着实令人跌破眼镜。虽然仅仅是一个十分极端的案例,但仍可折射出消费iPhone手机的畸形。

    来自专业机构的调查显示,中国式奢侈品消费和国外迥然不同:第一,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是40-70岁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另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房屋、汽车、合家旅游才是大家向往的奢侈品。高速膨胀的20年中,缺乏奢侈品消费传统和根基的中国式奢侈品消费呈现出自己不一样的面目,这些现实一方面说明我国仍然不够富裕,同时也反映了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目前消费奢侈品更多,不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是处在一种模仿、跟风的状态,内心没有稳定的价值观支撑。另一个与国外不同的中国式消费特点是满足商务送礼目的,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类群体是政府官员。众所周知,在中国官场里,礼品层次体现一个人的权力价值,而在国人心目中辨识度渐高的国际品牌产品,便捷地充当了这种价值的辨识标志。在深圳,有个始终朴素的企业家、政协委员,每次到市里开会,总会被一些市领导调侃:“你个大企业家也太低调了!”望着满身名牌的市领导,他总是很无奈,“穿着舒适就行了,干吗要那么铺张?”

    被称为“最时尚贪官”的重庆市沙区征地办官员丁萌,在囚服里穿着800元的耐克T恤还觉得着实不是他的正常品味。他对前来审理他受贿案的女检察官说:“我的西装没有1万元以下的,我喜欢意大利的诺悠翩雅,像几千块的金利来、堡尼等我是不会去看的,最贵的一套是卡沃奇的,4万多……”有着“LV女王”头衔的辽宁省抚顺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江润黎,专门有座190平方米的宅子用来存放奢侈品,其中有48块劳力士等名牌手表、253个LV等手提包、1246套高级名牌服饰和600多件金银首饰,所有物品合计2200余件,总价值超过420余万元。

        对很多老百姓来说,认识奢侈品有时是从“围观”官员八卦开始的。多年来,我国层出不穷的贪腐官员带领着普通网民开展一场又一场“鉴宝”活动:2009年,从认识周久耕的“九五至尊”天价烟开始,到他的江诗丹顿手表、凯迪拉克汽车,再到各种“表叔”充斥媒体版面,如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即将跃居世界冠军……

    有媒体报道,在巴黎“老佛爷百货”,LV、CHANEL的专卖店和劳力士、欧米茄手表柜台,除了少数售货员之外,几乎清一色是中国顾客。在为日消费额超过5万欧元的客人专设的VIP退税服务办公室,桌面堆着的大都是中国护照。2002年北京车展,售价888万元的宾利加长版728只卖出2辆,而到2004年,宾利在中国就能创造三项纪录:总销售量亚太地区第一、销售增幅全球第一、宾利728的销售量全球第一……这样的购买力中,究竟有多少是个人自掏腰包?

    追求高端品牌,追求奢侈品消费本身不是一种生活所需,它所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单纯是经济现象,在收入分配公平的社会背景下,有钱人买奢侈品原本无可厚非。但中国式奢侈品消费暴涨就好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中国当今社会的畸形现象--过度的物欲主义。不管是斯诺登披露出来的通过“棱镜”计划窃取苹果手机用户信息的原因,还是职场、官场,不断滋长的盲目消费、奢靡之风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稳定和发展,拷问着政府“反腐风暴”的价值。要想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奢靡不除,风气难正。在中国即将问鼎世界奢侈品消费冠军之际,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厉行勤俭节约,该是社会各界清醒反思的时候了。(杨阳腾)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苹果泄密令人忧虑 手机安全渴望中国“智造”

 

“棱镜”反射“灯下黑” 苹果手机泄密别小觑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