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做人的根本。在助人、救人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救自己”,以求得个人内心的安宁。
昨日北京市区某路口人行横道处,一七旬老人推车经过时不慎摔倒。由于老人年事已高,摔倒后一时竟被所推的自行车压着起不来身。好在身旁有位姓王的先生出手相扶,老爷子才得以“摆脱困境”;与此同时,其他路人见状也纷纷上前欲提供帮助。
媒体刊发这条消息时还配发了图片。照片不大却很传神:主角——老人和压着他的自行车居中,老人半倒着,在一位先生的搀扶下正欲起身,身前的自行车筐内,东西买了不少。真正传神的是几位旁边路人的神态——都是一副“跃跃欲试”要出手的样子。尤其是那位正骗腿下车的女士,动作指向性强不说,眼神似乎还与老人有所交流。有图有真相,还有一个简单的标题:扶一把。
不过话说回来,要在早先,这事能算新闻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但如果您了解或是听说过近些年时常发生救助老弱反遭敲诈的事例,就不能不为当时在现场的几位路人叫声好。毕竟,谁也不愿意因为帮助别人而惹上麻烦,而且,当时肯定也没人向他们保证:这老爷子不会讹上他们。但几位还都是那么做了,做得那么习惯而自然。由此,扶一把的举动看似简单平常,传递的却是民族传统的美德,所谓日常生活中的正能量,大概也就是这么档子事儿。
时下,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不仅对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道德建设和伦理是非等问题上,给人们提出了新的考量。也许对很多善良的人来说,遇人有难出手帮一下、扶一把,已经习惯成自然,无须做任何考虑。
但当人们面对以往曾经出现过的,出手相助反被讹诈的事例,却也实在意绪难平,那怎么办呢?我们总不能因为曾经出现过的此类种种“恶心”,而放弃自己内心善意的召唤吧。换句话说,也不是所有被救助的老人,都会如此“糊涂”。想了想,还是那几句老话,一是,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做人的根本;二是,在助人、救人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救自己”,以求得个人内心的安宁。
至于那位并没“糊涂”且向众人连声道谢的老爷子,我也有个建议:以后家里这采购的活儿,您最好给推了吧,实在离不开您操办,您也别骑车而改个小拉车吧。您瞧您车筐里的那一大堆,饶是我比您小20来岁看着都眼晕。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