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美好规划如何不走样

2013年05月30日 08:14   来源:解放日报   徐敏/谈燕

周伟

  本报记者 徐敏 谈燕

  ■南外滩地区将保留城市生活形态,保护城市原有机理。老码头、老仓库、汽笛鸣响、街巷纵横……这些历史元素我们会小心翼翼保护

  ■探索新的土地出让机制,就能保障南外滩的功能定位和形态规划在土地出让上“不走样”

  记者:从2009年启动的南外滩地区规划,近日终于撩开面纱,向公众呈现出详尽的蓝图。规划的形成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周伟:外滩金融集聚带2.6平方公里,新开河路以南为南外滩地区,面积1.6平方公里。南外滩规划形成前,我们花了许多时间进行战略研究——这块地方到底用来干什么?主要功能是什么?在区域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最终,我们确定南外滩地区的功能定位是外滩金融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外滩,传统金融机构多;南外滩,希望汇聚新型金融机构及新业态。新金融机构,特点是智力密集、资金密集。几十人的公司,往往管理着几百亿元、上千亿元的资金。这类企业和从业人员对工作和生活环境会有比较高的要求。功能明确了,规划的“主心骨”就有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规划设计与功能相匹配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休闲环境。

  记者:如何匹配?未来,在南外滩工作的白领,能享受到怎样的“别具一格”?

  周伟: 中心城区的改造与郊区建新城不同,没法在“白纸”上写规划,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城市更新。南外滩建设力求做到保护与利用并举,传承历史风貌,创新使用功能。

  许多白领都希望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而不是在一幢孤零零的商务楼里办公。因此,南外滩地区将保留城市生活形态,保护城市原有机理。老码头、老仓库、汽笛鸣响、街巷纵横……这些历史元素我们会小心翼翼保护。例如,老码头是拆是留?我们决定保留。老码头是上海历史上码头文化的传承载体,现在又有餐饮、酒吧、休闲娱乐的功能,但文化功能不强。我们计划将老码头打造成一方开放的、生活化的文化艺术载体。又如,南外滩地区中的复兴地块,小尺度空间的街巷呈鱼骨状格局,这样独特的城市机理我们也会以一定的形式保留下来。这个地块16万平方米,其中近7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仍然保留。与鱼骨状街巷为邻的现代化商务楼,不追求建筑形态的奇、特、怪,不高耸参天,而是追求简朴、舒适、实用,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

  记者:南外滩也是市民公共活动空间,未来市民和中外游客在此观光休闲,会有怎样的体验?

  周伟:我们将做足“水文章”。计划启动滨江贯通工程,彻底打通从苏州河至日晖港8.3公里的外滩滨江公共岸线,打造上海最大的市民亲水公共空间。与老外滩相比,南外滩会让人更“亲水”,不仅能眺望远处的滔滔江水,也能细看脚下的细波微澜。老外滩的防汛墙设在观光通道外面,而南外滩的部分防汛墙设在观光通道里面。南外滩防汛墙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考虑做些特殊处理——有开启式的,汛期竖起来,非汛期放下去;也有透明的,坐在咖啡馆里,透过防汛墙,就可以细看近前的江水。

  还将做足“通道文章”。未来5—10年,南外滩地区将建起近200万平方米的新建筑,聚集数以万计的商务人士,还有大量中外游客,人流、车流量大。怎样有序、便捷?中山南路地下通道工程将于年内启动。南外滩滨水地区腹地狭长,作为主干道的中山南路贯通南北,割裂了滨水区与腹地之间的联系,容易引发“慢行危机”,让滨水商务区成为“孤岛式地块”,这一工程除了提供过境交通功能之外,还将“缝合”起外滩滨江与商务楼宇之间的地面空间,构建地下人行交通网络。整个南外滩地区的交通系统将通过滨江通廊、开放绿地、下沉广场、地下通道、地下商业空间以及二层平台等有机衔接,形成立体化、多层次路径,增强滨江的可达性,提升地区开放度。

  记者:规划很美好,如何确保实施过程中不走样?

  周伟:规划走样,很多时候问题出在土地出让环节。以前的操作模式是,谁出价高,土地就卖给谁,建设时间和规划设计方案往往难以控制。造成的后果是,有些开发商屯地,迟迟不开发;或是开发商引入的企业并不是这个地区希望发展的产业,致使区域的美好规划难以实现。

  南外滩地区开发,探索新的土地出让机制。例如,去年底有两个地块出让,就采用“先招后拍加三带”模式——在“带规划设计方案、带功能使用要求、带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先招标选人,后拍卖。也就是说,这个地块不管卖给谁,其功能定位、大的设计建筑方案、相关标准和条件,都已设定好,不认同或不符合要求的,就拿不了地。这样,就能保障南外滩的功能定位和形态规划在土地出让上“不走样”。

  这种规划和开发思路,也得到诸多金融企业的青睐。土地还没有出让,许多金融机构就先来“挂号”了。在复兴地块,我们规划建造五六栋商务楼,现在已有10多家大企业表示希望入驻,我们将好中选优。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