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编剧王雨铭公布四年前起诉网剧《隐秘的角落》出品方未给他和杨涵署名编剧一案现已胜诉。同日,剧方也发布声明称应将王雨铭、杨涵署名为前三集编剧,现根据判决结果向两位编剧致歉。(11月17日 人民网)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每一个创意的火花都可能点燃一场文化盛宴,而编剧正是那个手持火种的人。就此而言,本案胜诉不仅是个案的胜利,更是对整个文艺创作生态的一次深刻拷问——为何在光鲜亮丽的影视圈背后,编剧的署名权竟成了“隐秘的角落”?
众所周知,署名权,是法律赋予创作者的基本权利,是对其智力劳动成果的尊重与肯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作者享有署名权。这一权利,不因作品的传播形式、影响力大小而有所区别。因此,无论《隐秘的角落》有多么火爆,都不能成为剥夺编剧署名权的理由。
编剧,作为影视作品的灵魂工程师,他们的付出往往被隐藏在镜头之后,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本案只是冰山一角。在行业内,编剧被边缘化、署名被随意删减或替换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是对个人权益的侵犯,更是对创作精神的践踏。试想,如果一个编剧连最基本的署名都无法保障,那么他们创作的热情和动力何在?创意的源泉又怎能不竭?
编剧维权难,反映出的是整个行业对原创内容价值认知的扭曲。在资本的驱动下,快速变现、追求流量成为一些项目的首要目标,而内容的质量、编剧的权益则成了可以牺牲的“细节”。这种短视行为,不仅伤害了编剧群体,也损害了整个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正如著名编剧、导演芦苇所言,剧本是电影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好的剧本,何来好的作品?没有受到尊重与激励的编剧,又如何能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剧本?
更为严重的是,编剧维权难的现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它可能导致优秀编剧人才流失,造成行业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催生“枪手”文化,进一步模糊创作与抄袭的界限,破坏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那么,如何打破这一困境?
关键在于建立更加完善、公正的创作环境与权益保护机制。具体讲,就是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大对侵犯署名权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侵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行业自律与规范建设,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建立透明的信用评价体系,对侵犯编剧权益的行为进行公开谴责和行业制裁;提升公众对编剧工作的认知,让“编剧是影视作品的主要创作者”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建立有效的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让编剧在面对侵权行为时不再孤立无援;推动薪酬与署名挂钩的制度建设,通过经济手段激励编剧创作,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
总之,编剧维权难问题,不仅是编剧个人的战斗,更是整个文化产业的共同课题。只有当每一个创作者都能在作品上骄傲地留下自己的名字,当每一份创意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影视产业才能真正迎来繁荣发展的春天。正如《隐秘的角落》所揭示的,再深的角落也藏不住真相的光芒,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编剧的署名不再“隐秘”,让创作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