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京探索运用视频AI识别、设备感知、物联感知、数据比对、大数据筛查、远程检查、网络巡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行以非现场监管为标志的数字化监管改革。据本报报道,预计到2026年,本市非现场检查量将超60%。
非现场监管如同“智能前哨”,在降低执法成本的同时,显著增加执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这不仅是监管技术的提速,也是监管理念的进步。减少了不必要干扰,避免了监管乱象;没事不上门,迈出了给企业减负的重要一步,体现了政府干预的“最小必要原则”。
非现场检查方式的可贵之处,既在无事不扰,同时无处不在;既可以让企业集中精力从事经营,也可以增进企业依规依章的自觉性。无事不扰,绝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技术支持下,搭建起无死角、多层级、更规范的统筹协调机制。执法人员接收到智能设备传来的问题信号,就会做出初步判断:情节轻微的,与企业沟通整改;情节严重的,立刻赶往现场执法。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一面促进企业灵活高效、心无旁骛谋发展,一面倒逼企业重视自我管理,维护行业信誉。
早在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下发文件,要求建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北京有计划地提升非现场检查比重,既是更好落实国家政策,也符合城市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大趋势。当然,在实践中,也要不断提升智能设备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预警判断的科学性,并警惕对该手段的过度依赖消解执法的客观性和严肃性。
智慧赋能进一步精确了监管权力边界,规范了行政检查行为,有力护航营商环境,诠释服务型政府的智慧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