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甲归田”的黄庆玖,是一位非典型基层公务员。调查他的种田背景,呈现的则是一些普通基层公务员的典型生存状态:在乡镇基层干了一二十年,工资低,升职无望直至无欲,以养老心态活在官场,有的如黄庆玖则开始“谋钱途”,以至于触到国家公务员法的红线,尽管此举在情理上容易获得同情和理解。(《中国新闻网》5月23日)
公务员从事副业的情况,在基层公务员生态圈中比较普遍。比如,2005年江西于都县一次就清查出462名吃“空饷”从事第二职业的干部。我们不禁要探究,为何这么多官员闲置无事?
原因之一是基层公务员上升通道不畅,职务流动太缓慢。现在的情况是,公务员一考“定终身”,考到了中央就一直在中央,考到了基层,就不太可能到中央。中央机关的公务员升职空间大,不断“空降”到基层当领导,而作为基层公务员,除非有特殊才能,或特殊背景,才有可能平步青云。
倘若从基层公务员职位设置来讲,一些设置属于鸡肋,基本没有很多事情做,加上待遇偏低,这也构成了基层公务员另谋“钱”途的重要因素。加上一些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务员缺乏监督,也间接促成基层公务员在编不在岗、吃空饷现象的出现。
更为重要的是,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形同虚设,让公务员人浮于事变得理所当然。公务员的正常退出,现在大概有7种途径,包括试用期满不合格取消录用、开除、辞职、辞退、退休、解聘、在职死亡。这些辞退的情形适用范围较为狭窄,相关的规定也过于宽松。公务员退出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严格的考核制度、有力的监督制度,以及强大及时的执行力基础上的。必须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公务员法》有关辞退的规定,将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及时清退。
反观国外,公务员退出机制,早已成为一种正常现象。譬如,韩国首尔市政府实施了“3%公务员淘汰制”,选出欠缺工作能力或工作态度不好的102名公务员,组成“现场纠正推进团”进行淘汰。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政府官僚层级体系内强化约束激励机制。
显而易见,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关键就是把目前的非正常退出改变为正常退出,建立能者进庸者出的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由于《公务员法》中有关“辞退”的规定比较模糊,仅是个框架法,所以,国家层面应当尽早制定出细则,对于现实中不时出现的公务员上班时间打麻将、进出娱乐场所的行为,包括“带甲归田”等,制定出可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让公务员退出机制,做到有法可依。
畅通基层公务员上升通道,强化公务员职位合理性设置,加大公务员监督体制。如此多管齐下,类似黄庆玖的“带薪种田”现象,才会有效杜绝。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