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前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确保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提出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就是说,把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升为重大战略,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杠杆”,来驱动和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落实上下功夫,把科技作为创新之要,把企业作为创新之主,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把制度作为创新之基,把文化作为创新之魂,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笔者认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在五个“抓手”。
抓住一个核心,即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是推进科技创新。因为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许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还依赖进口。因此,要把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工作,集中力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
强化一个主体,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技术创新是一种基于技术创新成果形成市场竞争力的经济活动。既然是经济活动,其主体就应该是市场的竞争主体,即企业。其次,目前我国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答案仍是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那么如何建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可以从能力、动力、压力三个方面考虑:在能力上,企业需要建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动力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降低企业创新的制度成本和风险成本,使企业能够从自主创新中获得切实利益;在压力上,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在全社会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企业不创新就没有活路,从而逼迫企业进行创新。
弘扬一种精神,创新人才的团队精神。在创新活动的人、财、物投入中,人是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而在现代社会,创新活动往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个人力量是不可能承担的。要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作用,就要求单个主体既保持自己的个性,又要有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产生比个人能力简单相加更大的效能,这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因此,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应在大力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的基础上,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努力发展一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团队,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建立一套机制,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协调运行机制。创新是一项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个主体,整合人才、资金、制度等多个要素的复杂过程。这就需要各个部门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合作中推进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责无旁贷。政府要当好服务者和管理者,通过提供税收优惠、采购中的政策倾斜等措施为企业提供研发的资金支持,同时完善创业板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体系,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创业投资格局;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方面,也要发挥重要作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区域之间以及科研、高校和企业之间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
优化一种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人文环境。创新环境包括很多方面,如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文环境,即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学术气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营造海纳百川、开放合作、兼容并蓄、取长补短的创新文化。为此,一方面,要改变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等与评价挂钩的做法,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建立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公信度高的科技奖励机制;同时遏制科技诈骗、学术腐败等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加大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力度,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并发挥我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的作用;同时,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到平等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中去。(潘亚柳)
(作者系武汉大学在读博士生)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金融创新应与新型城镇化并行
创新驱动需要创新考核
突破城镇化瓶颈关键在科技创新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