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行业显暴利,监管部门在哪里?

2013年04月16日 13:43   来源:荆楚网   郭双年

  近日,记者以导购员、学徒工身份,应聘北京多家眼镜店、加工车间,发现其中暴利与猫腻:在生产地批发价几元至几十元的镜架、镜片,在商店柜台上,身价翻了几十番。(4月16日《西安晚报》)

  进价为45元的眼镜竟然买到800元,其中的暴利确实让人吃惊。眼镜行业的暴利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非一日之功。人们疑惑的是,为什么同在一片蓝天下,眼镜行业就能置身事外,价格监管的触角为什么就伸不到那里去。

  一旦某一行业形成价格垄断,这块坚冰靠弱势的消费者是很难打破的,也让你没有选择的余地。单个的消费者在庞大的行业面前如同唐吉可德战风车。

  一副镜片和镜框质量的好坏,靠消费者的肉眼是很难分清的,因为这里面有好多专业知识,外人是难以知晓的,这就给商家欺骗顾客埋下了伏笔。商家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坑骗顾客。欺诈成了行业内部的潜规则,不欺诈反到成了另类。这势必形成“坏人多,好人少,坏人把好人能绊倒”的局面。也就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

  当市场失范时,政府监管的手必须跟上,要对价格进行纠偏,否则,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利益,还有政府部门的形象。眼镜行业显暴利,说明监管工作没有跟上,同时也反映出对这一行业的监管长期是缺位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这寒。循着这一思路,应该认真反思监管部门的工作,查一查他们平时是如何监管的,在监管上又做了哪些工作。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吸取教训才是真,眼镜行业的乱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期待监管部门及时整饬,以维护消费者的整体利益和良好的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