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孩子

2013年04月15日 07:29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 本报记者 华挺摄

  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顽疾之一。今年2月,北京市教委出台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严控作业量等八项具体要求,从3月起在全市全面执行,此举引起首都各界以及其他省市区的关注。

  在教育领域工作30多年的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是《通知》的起草制定者之一。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罗洁详细阐述了《通知》出台的背景以及他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必须敬畏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

  记者:《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罗洁:对于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和学前教育,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很关注。毛主席曾为现在的北京育才学校(原延安保育院)题词:玩好、学好!上世纪50年代,政务院就用政务令的形式规定要保证学生的充足睡眠时间。这充分体现出老一代革命家以及国家教育方针对中小幼孩子教育的一个主导思想,即教育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要尊重教育规律。

  对教育的尊重、对人成长规律的敬畏一直是教育的基本需求。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我越来越感觉到无论是教育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功利性色彩越来越浓。从这一意义上讲,减负非做不可。

  教育是慢的艺术,要有耐心,要等待,这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我们或许培养不出爱因斯坦,但是千万别扼杀爱因斯坦。现在,许多教育行为相当于扼杀。北京市已经把减负工作视为教育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突破口,这是《通知》出台的原因。

  记者:关于学生减负的文件已经出台过很多,为什么《通知》要具体细化到上课时间、作业量等?

  罗洁:以前的一些规定基本上是一般性要求,由于规定不够细,在实施过程中多数沦为喊口号、贴标语的形式。《通知》的八项要求很细致,初衷是让减负思想由表及里地渗透,先在思想上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认知到教育发展规律的必要性,然后从小处做起,慢慢渗透到整个教育行为中。

  是社会“教育”教育,还是教育“教育”社会?

  记者:教育部门只能严管学校,学校以外的部分很难涉及。很多人担心,学校这一块管住了,可是课外时间会被各种校外机构占用。您怎么看?

  罗洁: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要从学校内部做起,要引领社会、教育社会,让人们都意识到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重要性,同时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其实,民办机构、培训机构与学校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培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弥补学校教育体系不足的。

  学生课业负担重不仅是教育内部问题,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社会机制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期许、学生评价考核机制等。有一个问题可以探讨:是社会“教育”教育,还是教育“教育”社会?我认为,虽然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但教育内部还是有很多可以作为的。我们不能让社会的一些短视行为、功利行为影响教育,从而导致教育违背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而是要用教育来“教育”社会、引导社会。

  记者:作业量减少、负担减轻是不是需要其他方面的跟进?不然,容易导致家长给孩子布置作业。

  罗洁:这是不会的。北京市中小学有很多类型的实践课,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德育实践课、通用技术课等,绝大多数中小学的相关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已经配置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选择,而不是局限在课本中。

  奥数本身没有错,错在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或特长作为普遍现象来对待

  记者:近年来各界对奥数的抨击特别多,您认为奥数是否有它本身的价值?

  罗洁:我就是教数学出身的,有切身的感受。奥数原来在小学是没有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高中,后来慢慢延伸到初中和小学。我认为初中和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除非有特殊才能,不能从小让孩子形成极端偏科的习惯。而高中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在知识积累上已经相对成熟,能够发现自己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爱好,这一阶段奥数的存在是可取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对奥数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有一种设计,例如人大附中和北京市八中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学校,每年招收一两个特长班,我认为这是正常的。但现在很多人将这种模式放大,将奥数竞赛作为小升初的一个考核标准,这违背了教育规律。

  奥数本身没有错,错在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或特长作为普遍现象来对待,导致人们认为奥数本身是不对的。

  记者:您认为在小学阶段,多少比例的学生学奥数比较合适?

  罗洁:具备这方面特殊才能的孩子,从统计学角度来讲约是千分之一。在实际生活中不能人为去想这种才能,不是想培养出什么人才就会出什么人才,重要的是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成长发展的健康环境,给学生学习的自由选择权。

  “你培养不出爱因斯坦,但别扼杀爱因斯坦”

  记者:您说学生要有自主选择权,但选择要有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是学校提供,还是学生有这个能力自己做决定?

  罗洁:这取决于环境,从学校来说,不要强迫,要提供多元的发展环境,除了义务教育必须学的课程,可以根据学校自身发展情况提供更多的选择,不必拘泥于学校课程。社会也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环境。北京现在有中小学的“社会大课堂”,市教委签约500多家、各区县签约2000多家社会资源单位,比如博物馆、剧院、图书馆,免费或是政府买单向中小学开放。

  针对高中阶段有特别兴趣、爱好的学生,北京市有一个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翱翔计划”,已经进行5年多了,合作单位有数百家高校和国家的重点实验室,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

  记者:看得出来,您非常看重环境的作用。您理想中的教育环境是怎样的?

  罗洁:如果孩子有某方面的才能,在好的环境中自然会展现出来;如果泯灭孩子的天性,这种才能很可能会被扼杀。所以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你培养不出爱因斯坦,但别扼杀爱因斯坦。我理想中的教育应该是创造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教育不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孩子,而是为了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本报记者 华 挺 张景华 本报通讯员 李 媛)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