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不应止于“红豆局长”被免职

2013年04月07日 07:12   来源:红网   温江桦

  沧县小朱庄地下水污染事件继续发酵,新华网4月6日的消息称,5日下午,河北沧县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邓连军环保局党组书记职务,建议免去其环保局局长职务,提交县人大常委会。长城网沧州4月5日专电也说,沧县政府制定并下发了《环保“三查”工作实施方案》,要在全县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针对化工企业的排查整治“突击周”活动。

  沧县小朱庄地下水污染事件,经过央视报道,邓连军的雷人话语在微博上发酵,如今终于有了解决的眉目。舆论压力不仅让邓连军丢了官,也迫使当地政府动了起来。这让我们有些欣慰,舆论的口水没有白费。但是在欢呼邓连军下课的同时,也应该多一些冷思考,多一些沉痛的追问:如果没有央视介入,小朱庄村民是否仍然生活在痛苦之中?假如邓连军没有爆出惊世之语,此事是否仍然无法刺痛我们麻木的神经、形成不了舆论?

  村民向当地环保局反映问题达五六年之久,当地政府没有任何动静,央视介入,问题很快解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某些地方政府问题解决的惯常路线:民意如潮,我自岿然不动;权力敦促后,特别是经过“中央权力”的敦促,就惶惶不可终日。在央视曝光之前,河北的媒体早已介入,但是并没有将权力逼向角落:当地政府不过将红水拿去检验而已,邓连军安然无恙。央视曝光之后,当地政府才意识到问题已达“天听”,才慌忙出台排查整治“突击周”的方案。说白了,当地政府的积极行动,并非是给人民一个交代,而是向权力邀功。

  不管当地政府紧急行动动机和质量如何,令人痛心的是,村民已经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更令人痛心的是,权力对民众的意见如此冷漠,村民发出声音的管道是如此匮乏。倘若村民发不出声音,或者发出的声音没有被放大,没有惊动上层,那么权力依旧冷血,村民的生计甚至生命依旧卑微。发不出声音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更难以发出声音,如此的恶性循环足以让人绝望。小朱庄村民的声音被放大了,这只是幸运。

  小朱庄村民声音被放大完全是一次意外。对每天都像在生化危机中生活的我们而言,愤怒已经接近枯竭的边缘,小朱庄地下水污染实在刺痛不了眼球。只有更荒唐、更无耻、更暴力才能让我们翻动一下眼皮,点击一下鼠标。小朱庄污染事件获得如此巨大的关注度,得益于邓连军的“高论”。如此不作为的高论不仅让权力蒙羞,且触及智商底线,于是才能像病毒一样在网络上扩散。

  因此,我们有理由质疑:倘若邓连军没有发出“高论”,新闻是不是由此“烂尾”?舆论能否形成倒逼的压力?该污染事件会不会被冷处理?涉嫌严重渎职的邓连军还能否下课?

  所以,小朱庄地下水污染事件远远没有解决。当环境问题成为了重大新闻时,背后往往已经流满了受害民众的血泪。媒体曝光只是一种非常规的解决办法,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将环境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才是关键所在。而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则是让权力被监督,让权力负起责,让民众敢说话,让民众能说话。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