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市教委在本学期开学第一天出台中小学减负八项规定,记者从部分学校了解到,一些学校主动设立了“无作业日”,让孩子们快乐地度过“无作业日”。(3月7日《北京青年报》)
从孩子家长的角度来说,我倒是真的希望这只是一场秀,但这“秀”中的美好含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读得懂:那就是为孩子减负,还孩子童年。
公平公正地说,“无作业日”是美好的善意,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紧紧靠着一个“无作业日”不见得就能起到减负的作用。这就如同一家非法的黑工厂一样,表面上看,也有两个休息日,也有节假日,可是工人们依然被剥削着,这就是“墙外损失墙里补”,这就是上班时间连撒泡尿、喝杯水也要请假的的无奈。你可别当这是笑话,很多这样的新闻已经见诸报端。孩子作业减负也是同样的道理,仅仅搞个“无作业日”没多大意义,“无作业日”之外的作业负担更值得关注。
作业负担也只是疾病的表面现象,就如同杂草一样,你看它不顺眼,就把裸露在地表的叶子给铲除了,而罪恶的根还深深扎在泥土里。这就是体现在升学的考试上,名次的暗地评比上,如果还是一切以成绩说话,这种负担就不会真正地减下来。学校不愿意,因为孩子的成绩牵涉到教师的绩效和学校的奖励;家长不愿意,因为孩子的成绩决定着能不能上名校,能不能少拿择校费。于是在这种大的环境和现实之下,学校开始顶风补课,家长开始让一年级的学生报10多个兴趣班。
减轻孩子作业负担,需要综合治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给它拍个全面的核磁共振,找到病根。病根没了,作业负担重的病症也就会消失了。再说了,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无作业日”就是一个极端,从平时的较大负担到没有作业,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就如一些地方的“企业宁静日”一样,宁静日里到是真宁静,可宁静日一过,铆足了劲的又来了。而宁静日给企业监管带来的诟病也已经显现,这样的失控情况但愿不要出现在“无作业日”。
真正的减负在平时,而不是平时疲劳过度,某天无“业”游民。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