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景式学雷锋,是尴尬,也是误区

2013年03月04日 13:13   来源:东方网   李冰洁

  “学雷锋日”临近,泉城爱心涌动。这个周末,不少学校的师生自发组织去济南各大养老机构献爱心。记者2日走访济南多家老年公寓发现,不少养老机构遇到突如其来的献爱心大军,有点吃不消。而不少远郊的老年公寓则依旧冷清,翘首期盼爱心能分给他们一点。(3月3日《济南时报》)

  平时无人问津,到了学雷锋日“扎堆”献爱心、送温暖,以至于福利院的老人被迫过度“享受”而身体吃不消,令人尴尬不已。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者,大家像赶集一样,争着在学雷锋日季节献爱心、送温暖,时间太集中,发生了冲突,但这天大家又来了,“空手而回”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开展这一活动,于是大“带着任务”勉强学雷锋;二者,由于单方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做慈善活动,且事前并不与福利院预约,导致几路人马相撞,福利院“超负荷”也就不足为奇了;三者,理念缺失,应景式学雷锋,集中扎堆。

  当前,学雷锋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初浅的层次和水平,认为学雷锋就是一阵子,是一阵风,是季节性活动,学雷锋的季节到了,“扎堆”去学雷锋,风过了,在平时,却把学雷锋的想法束之高搁,需要爱心的老人无人问津,福利院门可落雀。这是对学雷锋日的误解,但更多的是,既没有树立常态化学雷锋理念,也没有形成常态化学雷锋风气,学雷锋成了应景式活动。

  所谓学雷锋,就是乐于做好事、当好人,乐于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本质上,就是传播爱心、良知和行善,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仅自己快乐,也是别人感到幸福快乐,并能激发他人的爱心、良知,大家争着去帮助别人,于是社会就呈现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真正美好世界。

  某种意义上,学雷锋与做慈善是交叉的。大而化之,慈善是学雷锋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学雷锋的意义深化和挖掘到做慈善的高度与深度,并在全社会推行做慈善与学雷锋有机统一和结合起来,再建立一种长效的学雷锋制度,将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良好风气,学雷锋将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当此之时,人们一有空就会去需要的地方献爱心、关心他人,而学雷锋也不可能发生“季节”尴尬事件。季节一到,人们“扎堆”学雷锋,季节过去了,学雷锋也淡忘了,是对学雷锋的误解。雷锋出行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并没有季节,而是长期坚持;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日,只是纪念性号召,一是让人记得雷锋,学一学雷锋精神;二是多做好事,但并不是说只要3月5日这一天做好事。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