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某国际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项关于《2012企业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与上一年相比,五成受访企业轻微上调年终奖,一成企业维持不变,近四成企业将下调年终奖。这份报告同时显示,上调年终奖的企业,还呈现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国企、民企明显高于外企,其中,国企上调年终奖的比重达到71%,民企则达到64%,外企只有52%,分别相差19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二是二、三线城市高于一线城市,前者为61%,后者为57%,相差4个百分点。(1月21日《新京报》)
在经济处于寒冬、企业普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能够有超过5成的企业上调年终奖,是相当不容易的。
众所周知,取样不同,结构不同,调查的结果就会相差很大。如果调查机构所选择对象的全是效益较好的企业,或者是大中型企业,上调年终奖的比重无疑会很高。反之,则有可能很低。
那么,这项调查所选择的被调查企业,到底是哪些方面、哪些类型、哪些地区、哪些行业的企业呢?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比重有多大呢?要知道,按照目前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绝大多数企业能够确保不拖欠工资、不拖欠社会保险资金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还怎么可能上调年终奖呢。
而在中国,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因此,一半以上企业将上调年终奖的结果,有点让人难以相信。唯一的可能,就是调查机构的取样存在问题。
而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国有企业上调年终奖的问题。结果显示,71%的国企将上调年终奖,上调年终奖企业的比重分别高于民企和外企7个与19个百分点。
在国有企业也普遍出现效益下降、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幅度较大的情况下,7成国有企业上调年终奖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不得而知。如果是企业将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转移到年终奖来发放,还能理解,如果不是这样,就值得好好思考了。
倒是二、三线城市上调年终奖的企业高于一线城市,很是值得关注。因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二、三线城市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一线城市,且其他方面的待遇也不如一线城市。因此,二、三线城市对劳动者、特别是人才的吸引力较低。通过上调年终奖的方式,改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吸引劳动力和人才,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关键是,二、三线城市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效益也大多不如一线城市,61%以上的企业上调年终奖,也值得怀疑。如果真的有一天,二、三线城市的年终奖能够高得让一线城市的劳动力、人才反流,到是一件值得期待和高兴的事。
对企业上调年终奖的问题,应当更加理性、客观、科学地看待。而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面对企业能够在困难条件下,仍然在年终到来时上调奖金,让员工过一个愉快、舒心、幸福的春节,也应当更多更好地为企业着想,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企业更多的支持,在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方面给企业更多的服务。而不是只顾政府需要,增加税收、扩大负担,让企业负重而行。
因此,不管调查的结果是否完全准确,是否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到这样的结果,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至少,此项调查报告的出炉说明企业已经开始从单纯追求利润逐步向关心员工、从单纯的雇佣关系到成果共享转变了。如果这种转变能够更快一些,更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一些,更平等一些,那么,真正的和谐劳动关系也就出现了,企业也就更容易走向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之路了。(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如何破除年终奖的灰色想象?
垄断企业员工年终奖2万很普通,让谁忧?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