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楚宋玉的《答楚王问》中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难度越大,和者越少,即曲高和寡。无论是音乐还是在影视,如果太高深莫测,必然是“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从这个故事看当前两部热门电影《一九四二》和《泰囧》,就很好理解它们的境遇。《一九四二》属于阳春白雪,《泰囧》就是下里巴人。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下里巴人和者众是相当正常的。
在百度里,“囧”这个字的网络含义是这样的。“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因此根据形状,“囧”被赋予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意思。同“窘”一样表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心情。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在旅途何处不囧?《泰囧》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好笑,因为所谓的俗,而是在这个“压力山大”的社会里,能够抵达观众的内心,同时让观众得到一种释放。票房破11个亿绝对不是一种偶然。
而《一九四二》带着观众从历史的深处思考那一场七十年前的战争,去思考灾难,思考国家与个人的命运。从思想上,《一九四二》是成功的。电影显然不能以票房论成败。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里,人们总是以挣钱多少来考量一件作品的成功,这也是《一九四二》在《泰囧》的票房光环下黯淡无光的原因。如果把目光投得更长远一点,多年以后,人们去谈论一部电影的思想价值时,《一九四二》也许还有机会,但是相信是不会提到《泰囧》,因为它除了让我们笑了以后,什么也没有留下。相反,《泰囧》也许会成为一个经济学院的经典案例,但是那与电影的思想价值无关。
无论你是否认为《泰囧》低俗、庸俗、媚俗,哪怕是给它打上下贱的标签,也无法掩盖《泰囧》在票房上的成功。这也是有艺术追求的导演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如果一部电影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却没有观众也是不成功的。再说了,《一九四二》投资2.1亿,只能拿回1.44亿,动辄几千万的亏损,亏损额达到《泰囧》投资额的两倍,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谁敢投资?没人愿意投资,又谈何创作!
曲高难免和寡,如何在这个功利的时代,在影片上达到一种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实现导演、观众、投资方的多方共赢,这是《泰囧》票房的成功留给电影人的思考。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