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员聘用需“三重保障”

2012年12月14日 08:18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颜新武

  过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基本是随人走。今后,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后,工作人员的工资将与岗位结合在一起,待遇随岗定。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透露,到今年底,湖南将实现公开招聘制度在全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外)的全覆盖,工作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12月12日《长沙晚报》)

  “官帽”满天飞,“铁饭碗”遍地是,本是为社会公共事业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变成了机关衙门。事业单位“泛行政化”带来的弊端,早已为公众所诟病。而聘用制作为打破这一不合理设置、激活一潭死水的制度设计,在全国各地也已推行了多年。但遗憾的是,很多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改革留下了一个“尾巴”,“体制内”与“体制外”双轨用工的存在,造成了新的不公。湖南“所有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的规定,让公众看到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的希望。

  事业单位去除行政化,采取全员聘用,使管理者和工作者都变成了职员,岗位不同而身份人人平等,“铁饭碗”变成了“合同工”,终身制将不复存在,这将让事业单位回归社会服务组织的本质。但是,怎样保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进行选聘,却是接下来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为,要实现事业单位全员聘用的真正目的,使其不至于变味,需要三重保障。

  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竞聘规则。“泛行政化”时代,事业单位进人往往是个别人说了算,即使有考察也是走过场。实行招聘制以后,有些单位进人,其招聘条件也存在为关系人“量身订制”的情况,被群众戏称为“萝卜招聘”。全员聘用要避免这种现象,需要政府有关方面仔细衡量,尽量做到细致周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竞聘规则,保障大家在同一规则下平等竞争,让真正符合条件的人能聘上,也让落聘者心服口服。

  其次,要保障普通职员的话语权。以往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身份更多的是“干活的”,是执行者,在重大决策上没有话语权,更不用说人事管理了。事业单位去除了行政化的魅影之后,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都变成了职员,只是岗位不同而已,理应对单位内的一切事务有平等的话语权。谁担任管理岗位的工作,得由单位全体职员集体决定。这需要一套保障单位内部民主决策的机制,如此才能发挥普通职员的积极性,事业单位才能真正干出一番事业。否则,“厅级校长”、“处级院长”去掉的只是“厅级”、“处级”形式上的官帽,其享受的特权没有任何改变。

  最后,要有广泛的社会监督。竞聘的明规则制定出来,并不等于竞聘就能公开平等。以往在用人上“暗箱操作”现象的存在,说明监督的重要性。广泛的社会监督好比阳光,让一切在阳光下运行,才能遏制用人上的腐败发生。广泛的监督既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也要有单位内部职员的民主监督,还要通过媒体和网络公示等手段,让社会公众共同来监督。

  有了这“三重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这盘棋才能走活,才不至于出现“换汤不换药”、改下不改上的尴尬局面。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