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判“刻章救妻男”既合乎人性又符合法理

2012年12月10日 08:03   来源:燕赵晚报   李冰洁

  7日,北京东城法院宣判刻章救妻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廖丹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3000元。廖丹说:“我终于可以在家照顾妻子了,我会一直好好表现。”网友认为判决符合民意。(12月8日《新京报》)

  廖丹满意了,社会求助人士满意了,富有同情心的网民满意了。“刻章救妻”案是人性与法的冲突,也是人性与法的和谐统一。廖丹以开三轮车为生,收入微薄,社会保障水平又不高,不能报销昂贵的医药费,利用医院的漏洞骗取医药费,实属情非得已。但廖丹以违法的手段诈骗医药费,得到了法律的惩处,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廖丹妻子患重病,他不离不弃,以身试法救妻,在离婚率不断攀升的今天,他这份纯洁朴素的爱情感动了世人,赢得了世人的同情。同时,由于医疗保障范围有限,不能报销这类慢性病的医药费,是廖丹诈骗的现实原因,也是许多家庭的切身感受。

  在强大的舆论声和人们一边倒的同情声中,法官经过权衡,作出这样的判决,不必隐讳“法外施恩”宽宥了廖丹。这样判决的好处是,廖丹可以照顾病重的妻子,呵护了廖丹的感情和家庭,把人间至爱抬升到一定高度,令人欣慰。同时,使向来冷酷的法律表现出了人性的温暖,不但使廖丹对社会充满感激之情,并使之对法律充满敬畏,也慰藉了人们脆弱的感情。

  人们对廖丹的境遇深表同情,觉得他很不容易,他们愿意为廖丹伸出援助的手,积极为他捐款。与此同时,在情与法之间,人们的感情天平发生了倾斜,偏向了感情方面,呼吁法律从轻判决,但在法制社会,法律的尊严需要维护。所以法官处理得十分恰当,这样判决,化解了人性与法律的矛盾冲突。

  不过,法官判决“刻章救妻”案并不能代表一切。比如,法官无法判决社会保障水平,也无法促使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理想虽丰满,现实还是有点骨感,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总是受社会发展制约的,也受社会分配水平的限制,不是一纸法律判决所能解决的。但“刻章救妻”带给社会的警示是深刻的,带给社会公民的感受是深切的。因此,“刻章救妻”案判决虽然化解了人性与法的冲突,却无法化解社会保障的深层次矛盾,如何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我们还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