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轻判“刻章救妻男”既合乎人性又符合法理

2012年12月10日 08:03   来源:燕赵晚报   李冰洁

  7日,北京东城法院宣判刻章救妻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廖丹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3000元。廖丹说:“我终于可以在家照顾妻子了,我会一直好好表现。”网友认为判决符合民意。(12月8日《新京报》)

  廖丹满意了,社会求助人士满意了,富有同情心的网民满意了。“刻章救妻”案是人性与法的冲突,也是人性与法的和谐统一。廖丹以开三轮车为生,收入微薄,社会保障水平又不高,不能报销昂贵的医药费,利用医院的漏洞骗取医药费,实属情非得已。但廖丹以违法的手段诈骗医药费,得到了法律的惩处,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廖丹妻子患重病,他不离不弃,以身试法救妻,在离婚率不断攀升的今天,他这份纯洁朴素的爱情感动了世人,赢得了世人的同情。同时,由于医疗保障范围有限,不能报销这类慢性病的医药费,是廖丹诈骗的现实原因,也是许多家庭的切身感受。

  在强大的舆论声和人们一边倒的同情声中,法官经过权衡,作出这样的判决,不必隐讳“法外施恩”宽宥了廖丹。这样判决的好处是,廖丹可以照顾病重的妻子,呵护了廖丹的感情和家庭,把人间至爱抬升到一定高度,令人欣慰。同时,使向来冷酷的法律表现出了人性的温暖,不但使廖丹对社会充满感激之情,并使之对法律充满敬畏,也慰藉了人们脆弱的感情。

  人们对廖丹的境遇深表同情,觉得他很不容易,他们愿意为廖丹伸出援助的手,积极为他捐款。与此同时,在情与法之间,人们的感情天平发生了倾斜,偏向了感情方面,呼吁法律从轻判决,但在法制社会,法律的尊严需要维护。所以法官处理得十分恰当,这样判决,化解了人性与法律的矛盾冲突。

  不过,法官判决“刻章救妻”案并不能代表一切。比如,法官无法判决社会保障水平,也无法促使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理想虽丰满,现实还是有点骨感,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总是受社会发展制约的,也受社会分配水平的限制,不是一纸法律判决所能解决的。但“刻章救妻”带给社会的警示是深刻的,带给社会公民的感受是深切的。因此,“刻章救妻”案判决虽然化解了人性与法的冲突,却无法化解社会保障的深层次矛盾,如何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我们还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周姗姗)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