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6%,比10月份上升0.4个百分点,并创下近7个月新高,同时也是连续第三个月回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称,PMI指数连续回升,显示经济运行企稳态势进一步巩固。(12月2日《东方早报》)
事实上,不仅是官方PMI数值连续上升,在数据统计上更加偏向中小企业生产状况的汇丰PMI数据在11月也升至50.4%,这也是该数据自2011年11月首次突破50%的经济荣枯线。加上近期公布的其他宏观数据均出现回暖迹象,中国宏观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的全面企稳回升,几成定局。部分市场投资人士及研究人员更乐观估计,此次宏观经济企稳回暖的势头,将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连续增长期的起点。
经历近7个月的调整,中国宏观经济出现全面企稳的迹象,固然值得人们为之感到振奋。可是,若仔细分析各项已经“出现暖意”的经济指标,人们恐怕依旧会得出一个不那么温暖的结论,即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增长,依旧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真正的分晓或许还在于明年一季度末,而对目前的企稳则无过度乐观的理由。
首先,从支撑PMI数据回暖的基本因素上看,房地产市场的回稳以及新增政府大型投资项目的陆续开工,是拉动制造业尤其是大型制造业企业业绩回升的主要因素。不仅是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保持升势,就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土地交易面积、房地产项目开工面积、成交金额及房价等指标也均从年中的低谷期走出。至于二三季度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大批大型基建和工业项目,也大多在三季度末进入实施阶段,这些都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大量需求。
然而,随着限购令等调控措施在明年的继续实施乃至强化,以及房产税征收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房地产市场再遇寒潮的可能性极大。甚至有部分投资者为了规避政策不确定性,在今年四季度即完成房产投资,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今年四季度和明年房地产市场表现出现骤变,届时对PMI乃至宏观经济的逆向冲击亦会极其严重。
与此同时,虽然已开工的地方政府基建及大型工业项目,理论上将长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稳定的产能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金融监管当局已经开始密切监控部分地方政府通过信托等金融工具融资后出现违约风险的问题。在此局面下,大型项目资金投入能否持续,将成为地方政府的严峻挑战。相应而言,其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也极有可能大幅降低。
其次,外需不振的局面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在圣诞节及春节消费旺季带来的季节性刺激之后,制造业企业仍会面临外贸萎靡而内需增幅缓慢的尴尬局面。目前在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中,也仅有美国预期在明年会呈现经济温和复苏的趋势。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则至今仍无显著复苏迹象。中日经贸则因其他因素,在短期内难有显著改善。作为替代品的国内消费,在春节之后,同样面临极大变数。
最后,小型企业经营仍无起色,这也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挑战。在同期公布的小型企业PMI方面,11月指数为46.1%,比10月下降1.1个百分点。随着年底部分债务的清算,小企业不景气局面可能进一步加剧。这对宏观经济的拖累也会进一步加剧。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