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考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国人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评判,国家也在积极深化公考改革以纾解民众对“萝卜招考”、“拼爹游戏”等违背社会公平公正行为的焦虑。日前,北京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笔试、面试环节公开透明等问题作出更加明确、更具操作性的规定,必将在规范事业单位招考程序、建立公平公开的招考秩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设置科学命题关,凸显“为用而考”。考试本身仅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而绝非最终目的。考试内容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考非所需、录非所用,不仅挤占了考生精力,也造成了行政资源浪费,更有一些考生“高分低能”,岗位胜任力严重缺乏,其危害更甚于前者。北京此次明确提出,公考要围绕岗位需求,突出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进行分类命题,不失为深化改革的一大突破。
设置规范程序关,破除“无序竞争”。基于传统的官本位心态,加之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公考“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权力寻租的高发领域,公考自身环节的不完善也为这些有悖于社会公平公正的行为提供了方便。“打铁还需自身硬”,保障公考公平公正,需从规范每一细小环节入手建构“百毒不侵”的公考体系。《通知》要求,公开招聘需坚持信息公开,命题人员需签订保密协议,面试全程录像,更有纪检监察部门的全程参与监督,如此多管齐下必然将带动公考公平公正机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为考生遵守规则、有序竞争提供制度保障。
设置舆情应对关,共建“美丽公考”。公考中真实存在的黑幕内幕,以及坊间蓄意捏造的流言蜚语直指“公考不公”,动摇了国人坚守社会公平公正的立场和底线,损害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石,同时也让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针对公考产生的舆情,应把握“及早发现、周密核实、公开回应”的原则妥善处置。对确有舞弊行为的相关人员要坚决严处,严明纪律,净化不正之风;对别有用心者编造的不实传言,要及时公开回应,摆事实,拿依据,避免流言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引发更广泛的不理智非议。唯有政府和群众加强沟通,增强互信,“美丽公考”的愿景才有望达成。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