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3月全国“两会”形成一波强烈呼吁到政策最终落地——股息红利税征缴政策终于做出小幅调整。11月16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闭幕后第二天,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宣布从明年元旦起对股息红利税征缴比例实行调整,投资者持股超过1年的税负由此前的10%降为5%;持股1个月至1年的税负保持10%不变;持股不足1个月的税负由原先的10%上调至20%。
上周五股市开盘后上证指数一路下行,差点击穿2000点关口,因受上述消息影响,上证指数最终勉强站上2000点。由是,主流舆论对此政策调整予以谨慎的正面评价。
笔者以为,此项新政只在于释放监管层希望减少短期投机“稳股市”的新信号,其实施并非股市由熊变牛的催化剂,它至多对机构投资者持有大盘蓝筹股的持股时间和耐心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当然,大盘蓝筹股是稳定股指的“定盘针”之一,机构若因此而减少“倒腾”大盘蓝筹股的换手频率,对稳定股指能起到一定的间接效果。
对中小股民而言,股息红利税就是所得税,其征收依据源于国税总局2005年6月发布的《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考虑到《通知》发布时,恰逢上证指数在持续5年熊市后击穿千点关口,为“拯救”投资者信心,国税总局随即发文宣布对股息红利税实行“减半征收”,于是《通知》规定的20%的征税比例,从甫一执行起,就以10%的比例征缴。换言之,在上周五宣布差别化征缴前,股息红利税始终没有按“通知”规定的20%征缴过。
2008年起股市一路下跌至今,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民持续数年损失惨重,免征红利税的呼声形成数个波次,但监管层一直不为所动。直到今春全国“两会”面对舆论呼吁,监管层才作出了“积极协调”的承诺。
经大半年“积极协调”,中小股民终于等来了政策回应。但这一回应不是免征已征缴多年的那个10%,而是改为差别化征缴。然而,鉴于2005年夏的“减半征缴”的确令上证指数从最低998点大幅反弹至2007年底的6124点之历史高点,众多中小股民难免对差别化征缴将“拯救股市”产生幻想和误读。其实,舆论所期待的免征与差别化征缴,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政策。
必须指明的是,2005年夏天起步的股市一路高歌猛进,其主要推手是“全流通”股改。因此,误以为本次差别化征缴也意在“拯救股市”的人们务必放弃这一误读,以免到时再次跌入失望的泥淖越陷越深。
笔者提出上述忠告的依据在于,差别化征缴对中小股民而言,只有当你买入的股票持有时间超过一年以上时,你才能享受新的“减半征缴”之政策优惠。而若你继续采取“快进快出”(通常中小股民在目前中国股市只能按此操作),则你所缴纳的股息红利税还得翻上一倍(从10%上升至20%)。也就是说,差别化征缴其主要政策主旨不在于适度弥补中小股民此前数年的损失,而在于试图改变“快进快出”式炒股方式,稀释股市投机氛围,培育投资耐心。所以对中小股民来说,务必搞清差别化征缴的真正政策意图。
有舆论就差别化征缴提出,要提振当下股市信心,监管层必须施以“政策猛药”。这一看法若因袭以往的“政策市”逻辑,应该是没有错的,但今日时势已大不同,郭树清履新一年所采取的一系列新政,虽动作幅度不大,但犹如温水煮青蛙,旨在通过“温水调理”,将“政策市”逐步转变为“正常市”。因而,“猛药”虽然不缺,但监管层不大可能再走老路玩“短期行为”。所以,中小股民应当认知时势之变,避免进一步的急躁和盲从。
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在中国,经济好时股市未必好,经济下行或调整时股市一定受连累。眼下所有投资者都期盼股市能重新由熊转牛,这个心情可以理解,但即便四季度经济已企稳回升且明年继续保持这一势头,股市的趋好也一定会与结构调整步伐和实际进展相趋同,以避免股市过热导致资金再次抽空实体经济,使结构调整再度半途而废。这是监管层的心思,它决定了股市就算有一波持续的牛市,那也一定是渐进式的“慢牛”。 (鲁宁)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