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合组织在近日发布的一份展望2060年全球远期增长报告中预测,全球经济格局将在未来50年发生重大变化,新兴国家继续表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在全球经济循环中所占比例将日渐重要。报告特别指出,中国最早可以在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以中国目前的GDP增长速度来看,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已经是一个充满现实性的话题。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人民币,以目前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计算约合7.8万亿美元,而同一时期美国的这一指标为15.1万亿美元,虽然中国仍然比美国差了一大截,但是中国目前年均增长8%左右的速度,而美国的GDP增长率在近几年一直保持在1%左右,基本处于滞涨状态,如果两国的这种增长速度在未来几年没有大的变化,那么,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即使没有像经合组织说的那样快速,但也不是遥不可及。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出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这种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GDP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快速增长。经合组织的这个报告无疑是对中国取得的成就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中国的这种增长是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个过程使得GDP的增长并不完全符合市场原则。在转轨过程中,政府致力于淡化行政色彩,但为了保证GDP的高速增长,又常常动用行政权力直接参与到经济运行中去。因此,在中国GDP“三驾马车”的构成中,投资占的分量始终高居不下,而外贸与消费这两个方面由于政府能够施展的手段不像投资那样自如,因此始终处于较为低落的状态。中国GDP的这种构成使得经济结构显得很不均衡,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未能得到妥善保护,民生利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因此,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很庞大,但是其质量不高。
还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个特点相对于美国无疑是一个劣势。经合组织的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只占美国的16.6%,50年后可能达到60%。由此可见,即使中国在未来若干年真的在经济总量上超越了美国,相比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更为严峻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由于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长期未能理顺,因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使得人均指标毫无意义。中国前30年的经济运行以GDP的高增长来解决矛盾,但是发展到今天,这种结构的不平衡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显而易见,由于中国的民生基础与美国有较大距离,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赶上,因此经济总量即使真有一天成为全球第一,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民生幸福指标未能大幅度提高,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以经济总量超越美国、做世界老大为终极目标,让国家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让国民普遍地过上幸福生活才是根本的依归。虽然中国在未来不可能完全放弃GDP这个指标,但是,中国必须转轨到将民生利益放到第一位的道路上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GDP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在这一报告得到大会通过以后,这个目标将成为未来八年我国民众的共同追求。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也是一个更值得我们期待的目标。而即使这个目标在八年后顺利实现,民众也只是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与美国等世界上发达国家民众的生活水平相比,仍然有不小的距离。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周俊生)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