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位美国记者穿越重重阻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他看到毛泽东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周恩来睡的土炕,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所在,在他后来的一本名为《西行漫记》的书中,他称延安为中国的希望。
这位美国记者,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2012年是他逝世四十周年纪念。这位不惧艰险的记者,当年或许并不知道一个名为“作风”的中文词汇,但在他的笔下,正是共产党人身上闪烁的这种道德光芒,在13年后照亮了整个中国。
斯诺没有能够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中国共产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如果他的目光能够穿越历史的景深,将会看到,共产党人的作风正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崭新面貌。
人们常说,党员干部的作风是镜子,是旗帜,凝聚着人民群众的信任。从另一方面说,干部作风也要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期盼而改进,民心所系应是作风所指。
如果我们把几十年来的改革进程做一个切片,就会发现,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对干部作风的期待是不尽相同的。在改革开放之初,基层群众的最迫切愿望是搞经济建设,尽快走上致富之路。这一时期的共产党员,踏实、能干、心系群众利益是最大的作风。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人们不仅希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扎实,而且廉政作风也要过硬,“廉洁自律”成了这一时期干部作风的关键词。
在新时期,人们政治参与的意识更强,表达、监督的热情更足,于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又一次成为干部作风的新要求。
心系群众利益、廉洁自律、作风民主,固然都是干部作风的内在要求,但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侧重不同,体现民心所系。对党员干部来说,在时代的转换中时刻了解民情民意,是搞好作风建设的根本。扎根基层,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所在。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作风建设已经不只是一种和个人修养有关的“内功”,而更多地和制度联系在了一起。“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邓小平同志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制度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越来越多的领域看到了制度在作风建设中的作用,人们有理由相信,扎根基层、倾听民意、依靠制度,党的作风建设将会赢得更大的认同和支持。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