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农架就业局局长‘点钟’消费公款报销”在网络上引起各界关注。目前,神农架林区纪委、人社局等组成的调查组,正介入展开调查。据内部人士透露,发帖人疑为就业局内部一位员工。(10月30日人民网)
公款消费中的“点钟”消费,总会让人浮想联翩。原因在于消费场所是“当地最大最豪华的娱乐会所,集KTV、商务、休闲全方位为一体”,消费对象还是顶着“干部”光环的就业局局长大人。虽然消费场所与消费官员各有所愿,不便明列地都以“点钟”概括,但反倒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引人探寻,“点钟”里究竟有什么秘密?
网友公布的两张账单中,平均1小时100元的“点钟”,让人怀疑究竟是干啥,洗脚?按摩?或是其它?每次近千元的消费究竟是“接待”还是“自我休闲”?接帐的是单位名称,备注有人签名,公款消费到底是买了谁的“帐”?
利益的驱使下,商家们为满足客户巧立各种“名目”,骗个审计的“伎俩”已是司空见惯。但该帐单中“点钟”这类毫无掩饰的消费内容,居然能过财务审查关,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财政支出的不透明,审批环节少,谁权大谁说了算的监管缺失,才是造成“点钟”公款消费的病因。
制度的不健全,监管的缺失形成的一个个“真空地带”里,留下了多少“一支笔”的“潇洒的落款”?公款消费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更消费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影响了干群关系,影响了政府公信力。而解决公款肆意消费的关键,还是在于进一步约束“一支笔”的权力,加强审批环节,加强财务审计,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管。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