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家乡高密计划投资6.7亿元,弘扬红高粱文化,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作为莫言老家所在辖区的管委会主任,范珲发愁的是如何种出万亩红高粱。在莫言的家乡,由于收益太少,高密当地的农民已不种红高粱。如同血海一般连绵不绝的红高粱早已成为记忆中的景象。(新京报10月18日)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为了显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政绩,地方官员往往会不顾一切的寻找机会为自己的地方创造发展机会。有钱的招商引资,有资源的开发资源,增大投产规模,没钱没资源的“创造条件”搞文化。莫言的家乡领导脑筋还算灵,立马看到了红高粱的影响力。然而,花6.7亿种红高粱,种下去的高粱怎么处理处理是个问题,切不可盲目抓政绩,吸引眼球。不然只能是瞎折腾,引火烧身。
高粱说到底是一种粮食,无论是食用还是作为酿酒等的材料,其使用和影响范围毕竟有限,大面积种植高粱在如今的农业体系中已经很少。现在的农业注重经济效益。而作为粗粮的高粱已经被“抛弃”很久了。如今,莫言家乡高密想把它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打造。这就不得不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首先,高粱是农作物并不是山水文化,它需要种植、收割,还需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谁能保证“旱涝保收”,如果遇到多雨季节,这些“旅游资源”立马就会泡汤。巨额的投入必然也入不敷出。而种植、收割,有些时候还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这些问题还要考虑到。
很重要的一点,这么多高粱的种植,必然涉及到征用农民的耕地。农民种其他农作物种植的好好的,突然要被强制种上高粱,经济上是否能够做到合理补偿,谁又来保障这过程中的非暴力?
而这么多粮食,每年的收成必然不菲,这些高粱产销是否能够做到一体化,如何保障销售渠道的畅通?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再谈种高粱。发展经济不能光靠一股热情,还要有可行性的方案作保证。6.7亿种高粱高文化旅游,如何确保产销,如何确保文化的精神食粮与粗粮自然风光的双重收益是关键。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