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考试惹质疑 让批评成为监管正能量

2012年10月18日 07:23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

  据新华社10月15日报道,近日,包括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贝因美等在内的在杭知名食品生产企业法人代表,陆续走入考场,参加一个名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考试。考试由杭州市质监局组织,要求杭州所有食品企业法人和相关负责人都要参加,且规定如果两次没有通过,企业就将被暂停核发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停产停工。据了解,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这样的考试已经举办了40余场,有大大小小近400家企业的1100多位企业法人代表、生产主管和质检人员参加。

  对企业法人代表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考试,在全国尚属首创。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作为一种创新管理措施,考试过关的措施产生了积极影响。一些参加过考试的企业主把在备考中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企业生产、人员管理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考试没有过关的企业,更换法人代表将位置留给素质更高的人。

  但是,对考试质疑的声音也屡有出现。不少人担心,强硬手段能否落到实处?考试过关能否保证产品质量过关?一些专家认为,这样的考试是纸上谈兵和作秀,耗时耗力,并不见得有实际效果。有些企业负责人表示,通不过考试的企业法人代表虽然更换了法人,但都换给了自己的子女,这样的惩罚措施不是形同虚设么?

  “地沟油”、“改日期牛奶”……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一次次挑战公众的底线。如何才能更好地从源头把好“舌尖上”的安全,公众期待政府主管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可当主管部门有所行动时,又招来一片质疑。有评论指出,公众舆论似乎陷入了习惯性质疑怪圈:当主管部门按兵不动时,公众质疑主管部门不作为;当主管部门采取了措施后,又被认为是“作秀”,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平心而论,公众的习惯性质疑,质疑的往往并不是具体措施,而是这些措施的执行力。应该说,这样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比如,煤炭安全生产领域,过去主管部门也曾采取过准入监管措施,但是由于执行不彻底,监管流于形式;再比如,交通安全领域,主管部门也曾采取了强制休息、限制超载、安装监控设施等措施,但由于执行不严格,这样的措施在一些地方形同虚设。一次次事故、一次次反思,公众的神经饱受折磨,由此产生的习惯性质疑,即使确实有些过分,也是情有可原。

  应该指出,公众对于监管部门的动辄质疑,是社会民主化进步的一种体现。随着监督机制的逐步完善,这样的习惯性质疑将成为一种常态。公众的习惯性质疑,有些可能有吹毛求疵之嫌,但多数情况下也是事出有因。

  重视公众的习惯性质疑,将此作为完善自身工作的一种动力,比照自身工作的不足,尽力解决公众质疑中的问题,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贵州瓮安事件的处理,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产生了对比明显的结果。一年前,当地有关部门对公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很好梳理,过分纠缠行为的违法性,强力行动反而适得其反;一年后,有关部门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有针对性地解决百姓权益受损问题,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如果对公众的习惯性质疑采取规避、应付的态度,其结果则是事倍功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以上述杭州食品安全法规考试为例,有关部门在严把准入门槛的同时,不放松其它监管措施,与多部门协同配合,打出保障餐桌安全的组合拳,公众的质疑自然会烟消云散。

  包容公众的习惯性质疑,将公众的质疑、批评作为改善工作的监督力量,比对自己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公众的习惯性质疑就可能成为一种正能量;反之,片面纠缠公众习惯性质疑的不理性,甚至采取抵触态度,习惯性质疑就可能成为一种破坏性的负能量。以此而论,如何对待公众的习惯性质疑,对有关部门是一种考验。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