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CPI重回“1时代” 稳增长的关键已转向财政

2012年10月16日 10: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充当了应对金融危机、调节经济运行、平稳社会供需关系的主角。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货币政策的调控余地和空间正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减少和收窄,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施展手脚。

    从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9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9%。同期,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1%。前者再次出现下降,并重新回到“1”时代,无疑是一种好现象。至少,它没有在8月份的基础上继续上涨。主要原因,猪肉价格再次充当了“稳定器”的作用,同比下降17.6%,将CPI拉低0.68个百分点,从而使刚刚有所回升的CPI重新回归到“1”时代。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通胀的压力不仅没有消除,反而随时都有可能重新回到上涨的通道。首先,从国际经济环境看,美国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欧洲和日本都也出台了类似的宽松政策,对中国而言,不仅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大大增强,而且热钱进入的可能也大大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由于对通胀的担心,对热钱流入我国的担心,以及房地产调控的需要,近一段时间以来,央行频繁释放货币,导致9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了14.8%。同时,为了稳定经济增长、防止经济继续下行,各级政府都加快了项目审批速度。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极有可能伴随着经济的止跌回升而上涨。谁也无法保证,CPI不会重新回到上升的通道。因此,通胀的压力依然十分巨大,并有可能左右未来政策的走向。

    如果说CPI重回“1”时代还能带来一些比较好的想象,向外界传递更多好的信息的话,那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继续处于下行通道,且下降幅度高达3.6%,就不能不令人担忧了。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的下降,极有可能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从10月份起,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经济将止跌回升。但实事求是地讲,即便出现止跌回升现象,其基础也不会很扎实。至少,它不是主要依靠内生力量的作用,而是政策的外部作用力使然。更重要的,这些政策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对少数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而对一般性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产生的作用可能非常有限。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13日在杭州首次发布的《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广东、江苏、浙江三省位列省际中小企业综合景气指数前三位,但与2011年相比,2012年景气指数均有所下滑。可以这样说,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止跌回升的迹象并不明显,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继续下滑的通道,且会随着市场的不稳定而处于更加震荡的阶段。

    这也意味着,要想确保经济止跌回升以后不再出现反复,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加快提升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心,加快实体企业、中小企业的止跌回升。只有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稳定了,整个经济才能稳定。

    但是,如何才能提升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心,尽快摆脱眼前的困难呢?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分析,已经没有多少空间。而对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资金也不再是唯一的矛盾和瓶颈。制约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矛盾和问题,不仅在资金层面,也在市场层面,同时还有让民间资本进入实体产业的信心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解决问题的开关,或者说政策的开关,已不掌握在央行手中或货币政策身上,而在财政手中或税收政策身上。

    首先,减税政策何时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要解决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困难,就必须出台实质性的减税措施,而不是只打雷、不下雨,更不能左手减、右手拿。这就要求,从上到下,都不要再把财政收入增长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把该留给企业的留给企业,把可以减免的减免,让企业能够真正喘一口气,吸一口减税的新鲜空气。

    第二,要通过减免税、财政贴息等手段,鼓励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加大生产性投入。这既可以为稳定经济增长服务,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让鼓励投资的政策进行一次较好的结构性调整与优化。

    第三,要有效控制大企业的过度扩张。这主要是基于各地在吸引大项目、吸引大投资方面都出台了太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改造方面的政策,虽然从短期来看对稳定增长有利,但严重挤压了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因为太多的事实证明,地方政府在给大企业优惠的同时,会把失去的利益再从中小企业身上捞回来,这无疑对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总之,在货币政策调整的余地和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必须更好地用好税收这把钥匙,把稳定经济增长的门打开,也把货币政策调整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与影响压缩到最小。如果能够通过财税政策作用的发挥,让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活起来,即便物价出现一些反复,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也会相对减少。而一旦居民就业情况改善,职工收入增长,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也会大大提高。(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5月份PMI 需求不足比CPI影响更重要


CPI回落2时代 为货币政策创造更大空间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