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樊蒙的脚步审视现代性的人生

2012年10月15日 07:13   来源:红网   王垚烽

  26岁北京小伙樊蒙为了圆腿脚残疾的妈妈的旅游梦,辞去工作,从今年7月11日开始,推着轮椅上的母亲从北京出发。经过3个月零一天的步行,行程3359.8公里,樊蒙母子终于在10月12日下午4点,踏上了云南西双版纳的土地。(10月14日《燕赵都市报》)

  古有子路百里负米,今有樊蒙千里推母旅游。相近的桥段使得该新闻甫一见诸媒体,立马引来诸如“二十五孝”等舆论褒赞。毋庸讳言,在这个“常回家看看”都需要立法强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被列为“新二十四孝”的时代,樊蒙不惜辞职,千里推轮椅以遂残疾母亲“去趟西双版纳”的心愿,其做法及所展现出的孝心、魄力、勇气令人感动。不过在笔者看来,这趟“心灵之旅”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尽孝。

  从表面上看,工具的发达、财富的增加、地球村的形成,使得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并轻而易举地做许多事,包括徒步旅游。但事实上,现代化带来的除了更方便的生活,还有更多的羁绊——房贷车贷、养老就医、子女教育无不使得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变得异常“胆小”:“常回家看看”怕耽误工作、申请休假怕丢饭碗……正是在这样的瞻前顾后中,亲情、公德——这些原本最为珍贵的东西纷纷遗落。人们开始足不出户,网络成了唯一的社交渠道,邻居从未谋面、父母成了电话那头“最熟悉的陌生人”,拥有这样的现代性生活,“你幸福吗”?

  因此,樊蒙的做法看似荒诞冲动,从反思现代人生活的角度而言,却体现出其对现代性藩篱的自觉疏离和勇敢突破。相比那些目的性极强、满足于“到此一游”的旅行,3个月零一天的步行无疑令樊蒙和她的母亲欣赏到了更多、更真实的沿途“风景”:不仅母子间的代沟隔阂在一步一步迈向西双版纳的过程中渐次消散,因彭宇、小悦悦引发的,对于公德崩塌、“世态炎凉”的刻板印象也在好心人的帮助、志愿者的陪伴、西双版纳的热烈欢迎中悄然改变。

  这些,对于年轻的樊蒙审视家庭、认识中国、思索人生,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它是蜗居书斋里的人无论阅读多少“心灵鸡汤”都无法获得的感悟,其意义亦远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认知。这或许正是为什么他们一再婉拒沿途好心人“给路费或驱车搭载”,感慨“这不单是身体的旅行,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的深意所在。

  苏格拉底有言:“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走出书斋、离开网络,反思现代社会的亲情遗失与心灵饥渴,原本是每个人天然的精神需求,如今却成了莫言等作家、学者、报人的特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所幸的是,樊蒙的“千里之行”再次提醒世人,做生活的主宰而不被生活所主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其代价不过是将160斤的赘肉锻造成120斤的肌肉。在崇尚健身的当代,这个“代价”是不是很诱人?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