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南昌市新建县西山镇举办庙会,庙会期间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前来进香。庙会工作人员为了避免外来香客被一些不法行乞者欺骗,在庙会门口建了铁栅栏,将行乞者围在里面,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送水送饭。不少香客表示能够理解这种做法,并换置了大量的零钱,为每位行乞者的碗里都放置了零钱。但也有不少香客驻足观望,表示这种做法有失妥当。(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1版)
我仔细看了报道的图片:如果没有这些铁栅栏,为行乞者专门搭建的遮阳棚,及时送去的水和饭,完全可以成为庙会上的一道风景。而因为有了铁栅栏的存在,庙会主办方出于善意的举动,让人备感扎眼。
我注意到,报道中有这样一张照片:一对祖孙,在铁栅栏的遮阳篷下,安祥地相对而笑。这样的笑容愈是干净、温暖,相信很多人的心情愈是刺痛、悲哀。比如我们最简单的追问就是,为乞讨者设置铁栅栏的“始作俑者”,换成你们,请问你们愿意被圈住乞讨吗?
这样的追问,绝对不是险恶的诅咒,而是试图让一些人学会换位思考。也许庙会现场一些乞讨者,是名副其实的职业乞丐;也许他们为了多讨得一点钱,做出了一些不顾尊严的举动。但即便是针对职业乞丐,只要他没有做出让人反感和妨害别人的事,任何人都不能动用任何失当的方式,去损害他们的底线尊严——包括用铁栅栏圈住这些乞讨者让他们乞讨——因为这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底线。
审视之下不难发现,不仅是面对乞讨者,在不少公共管理层面,因为管理者的惰性而倒腾出的“聪明绝顶”的“创举”,可谓层出不穷。比如,为了防止流浪汉睡桥下影响市容,城市的天桥和高架桥底被浇筑了水泥锥;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到城市读小学,竟然被教师要求去测智商;为杜绝城市违章停车,竟然用罚款提成的方式,招聘市容监督员代替城管执法……面对这些“创举”,最简单的追问就是,如果这些聪明才智,能够开创性地活用、善用在公共管理上,岂不更好?
任何层面、任何形式的公共管理,都必须讲究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是最为朴素的判断标准,这是必须恪守的道德律则。不管是面对乞讨者、流浪者,还是面对所有的被管理者,一些明显有悖常识和伦理的“创举”,之所以能够堂而皇之地走进现实,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一些管理者,没能养成根本的恪守现代行政伦理的意识。
普及现代行政伦理常识,固然需要渐进的过程,对每一位管理者而言,判断公共管理是否僭越底线的简单标准之一,恐怕还是要学会基本的诸如换位思考等思维。
回到起初的问题上来:以南昌市新建县西山镇举办的庙会为例,如果管理人员发现自己的亲朋好友,碰巧出现在行乞者的队伍中,他们会将自己的亲朋好友送进铁栅栏吗?这是庙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那些赞同将行乞者送到铁栅栏背后的人,以及我们每一个只习惯于盯着光鲜的成绩、认为管理可以不惜代价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