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去除“污染”,让政治生态更清明

2016年11月29日 08:21   来源:解放日报   袁秉达

  ■认真研读六中全会通过的两部党内法规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政治概念与基本范畴频频出现。如政治学习、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局面、政治环境、政治氛围,等等。这些政治范畴的科学应用,不仅彰显了六中全会及其历史性文献充满讲政治的浓郁氛围,而且有效把握了大力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话语权、主动权和领导权

  ■当下中国,有“两大建设”既宏大又重要:一个是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另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成功之道,也是一条基本规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从放弃党的领导到抛弃社会主义,从解散执政的共产党到解散国家实体,最终“亡党亡国”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高度严密的政治组织。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来看,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建设,着重强调讲政治。全面从严治党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来严起来,是点对了题、起好了步、抓住了根本。

  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

  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认真研读六中全会通过的两部党内法规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政治概念与基本范畴频频出现。如政治学习、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局面、政治环境、政治氛围;政治路线、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本色、政治灵魂、政治意识;政治立场、政治优势、政治任务、政治定力、廉洁政治,等等。这些政治范畴的科学应用,不仅彰显了六中全会及其历史性文献充满讲政治的浓郁氛围,而且在政治高度上有效把握并推进了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话语权、主动权和领导权。

  总的来看,六中全会使党内政治生活在全党严肃认真地开展起来,很有必要,非常及时。

  其一,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此次会议续写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篇大文章。

  其二,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历来为党的庄严使命服务。当前,为了更好地进行具有许多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需要制定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

  其三,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以及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

  其四,这些年来,一些人不知党内政治生活为何物,是非判断十分模糊。一些地方和部门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思想僵化、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四风”问题突出,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现象滋生;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妄议中央”,破坏党内团结,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党内监督也存在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着力把党章要求具体化

  认真将中央规定系统化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目标,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党就能更好地凝心聚魂、强身健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而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六中全会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大力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环境、政治局面,抓住了执政党建设的根本和关键,体现了现代政党治理的规律性认识和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

  善抓根本,是六中全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六中全会强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这些根本点,把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建设的闪光点、着力点、支撑点、聚焦点都生动而鲜明地凸显了出来。

  特别是,六中全会通过的两部党内法规,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突出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着力把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要求具体化,认真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系统化,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党章统领各项具体法规,形成了“母法”与“子法”高度统一的党内法规体系。

  突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增强思想、政治和战略定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思想文化激荡、社会思潮活跃、意识形态复杂的特定背景下,强调“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表述,既全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又突出重点,抓住了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点,在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建设中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辨别香花和毒草”的六条政治标准,然后强调在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时强调,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后来他又强调,“四个坚持”集中表现在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会出大问题。

  当下中国,有“两大建设”既宏大又重要:一个是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另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成功之道,也是一条基本规律。

  事实上,在意识形态交锋中,一切诋毁中国的负面东西,往往集中体现在政治上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行。抓住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点,就能增强思想定力、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从放弃党的领导到抛弃社会主义,从解散执政的共产党到解散国家实体,最终“亡党亡国”。所以,六中全会突出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这两点,抓住了当前管党治党的关键和本质,使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建设更具有针对性。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邓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