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改革需警惕话语陷阱

2013年08月08日 08:01   来源:环球时报   邓清波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他指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为此,深化改革应警惕并且避免一些话语陷阱。

  比如,改革“攻坚期”等于“决战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许多领域的改革日益深化,有的已触及根本,难度增加,改革进入攻坚期是客观事实。但有人认为,“攻坚”意味着最后决战,只要解决那些最难啃的硬骨头就一切顺利了,甚至可以宣布改革大功告成。这是异想天开,对改革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还有人把“攻坚”等同于政治体制改革,这更是严重谬误。事实上,改革有开始但没有尽头,随着时代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需要继续改革。纵然是欧美发达国家,也迫切需要各领域的改革。中国社会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民族精神和社会内生动力机制,长期坚持。

  又如,不说“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等于相关方面的改革不急迫。对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说法,有些人认为其潜台词过于丰富,或是在说执政党只重视经济体制改革,不愿释放政治权力,或是在说中国应该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才不算政改滞后,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已经很完善了,这方面的改革举措并不急迫。

  诚然,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紧密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想象坚持皇朝体系能推行好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说明政治体制也在不断改革。然而,中国政治改革确实还有很大改善空间。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完善党内制度体系特别是民主集中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都是今后要“攻坚”的改革重任。不失时机地完成这些任务,才能使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与蓬勃发展的经济基础始终相匹配相适应。

  再如,“改革要打破既得利益绑架”等于“向权贵富豪开刀”。有人认为所谓“既得利益”或者“既得利益集团”专指那些权贵富豪,认为他们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有利地位,从而会绑架乃至阻挠改革。实际上,国企改革导致大量工人下岗,城镇化改革进程中有的农民失去土地,等等。改革中无疑有付出了牺牲甚至是巨大牺牲的群体,但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只是利益多寡而已。所以,改革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但并不等于拿权贵富豪阶层开刀,煽动民粹再搞“阶级斗争”。我们应坚持“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公正公平。当然,权贵富豪阶层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改革责任,而不是阻挠改革。

  改革任重道远,各种各样的“话语陷阱”还有很多,值得警惕。当然,也不能因为过于警惕,而丧失改革的锐气和勇气。(作者是舆情研究工作者)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