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是“印出来的”,还是“炒出来的”

2013年08月07日 08:00   来源:红网   陈王伟

  近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抛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他的观点是,与其说高房价是“印出来的”,不如说是“炒出来的”。盛松成从学理和实践分析,货币供应量与房价上涨并不总保持一致,他的结论是,房价并不决定于货币供应量,而决定于房地产供求关系。(8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已经成为世界之最,成为了一大奇观。中国之所以能够控制通货膨胀,是因为中国有两大货币资金池,一个是楼市,一个是股市。楼市吸纳巨额资币,而股市却成为一个消灭流动性的场所。2008年,上证指数从6124点直下1664点,20万亿市值飞灰烟灭,为2009年央行的天量信贷投放创造了条件。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目标之一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而非任何单一一种特定商品价格的稳定。”央行制定货币政策不能只考虑房价,这并没有错。但是央行投放的天量货币,不仅造成了房价上涨,也造成了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暴跌。近年来,在生活必须品上,我们可以看到,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不蛋定,药你死,苹什么,糖高宗,油他去,棉花掌,花你钱,向钱葱;在金属非金属领域,君不见,铜心协力,铝创新高,金金有味,锌锌向荣,锂直气壮,稀已为常,钨所不能,钼空一切,钛厉害了,碳为观止,钾戏真做,煤完煤了,市场他爸叫锂钢。这一切,都与过剩货币的左冲右突有关。

  尽管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不应求房价会上涨;尽管房价是被炒上去的,炒房对房价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刨根问底,房子为什么供不应求?富人何以炒房?不正是由于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通胀预期强烈,中国的投资渠道严重缺乏,股市长期低迷,于是资金涌向了唯一可以吸纳巨额货币的地方——楼市,造就了楼市一枝独秀,长期走牛。楼市“黄金十年”让有钱人的财富实现了保值增值,如今这样的示范效应已经积重难返。

  房价高企早已成为一种货币现象。高房价首先是“印出来的”,而后才是“炒出来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巨额的货币投放,没有天量的信贷支持,每一套动则百万的房子,炒房客拿什么炒。更何况,早期的炒房客经常是一整幢一整幢楼拿下的,如果不是因为货币凶猛,炒房怎么可能达到如此疯狂的地步。

  在一个桶里加一点洗衣粉,然后打开水龙头,水冲进桶里,泡沫会开始膨胀,而后泡沫不断升高,直到溢出水桶。如果继续加水,泡沫还会不断往外溢,直到桶里的洗衣粉被稀释干净。但是,如果在泡沫开始膨胀的时候,就关闭水龙头,泡沫就会慢慢破灭,水面也将归于平静。

  无论是炒楼还是炒股,价格都是用钱堆起来的,价格越高,需要的资金就越多,一旦后续资金无法跟进,价格就会下跌。如果关掉货币供应的水龙头,房价自然会回归理性,再大的泡沫也会归于沉寂。如果货币的供应量无法得到控制,再严厉的调控政策也无法阻止房价的上涨,一次次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价调控政策最终都会沦为一个个笑话。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