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喻 剑:“大外环”给环首都经济圈带来什么

2013年08月02日 09:3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自今年6月,河北与北京交通部门签订加快建设大外环高速公路的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大外环”张家口至承德段、廊坊至北三县段等路段正在抢抓工期紧张施工。与此同时,河北一些环京小镇的房地产业也借“大外环”概念炒作,短短两个月内商品房价格应声而涨。

  连通北京与河北的“大外环”,是环首都经济圈的一条战略性通道。这条通道,对于环首都经济圈意味着什么?

  首先,“大外环”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环首都经济圈的区域性交通压力,提升北京城区的空气质量。缓解交通压力是“大外环”建设的初衷。“大外环”环绕的北京,是我国西北部地区物资出海,东北地区与中南、西南部地区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之一,也是目前河北省南部与东部、北部往来的必经之地。每天大量车辆通过北京六环等交通要道,交通压力和扬尘、尾气污染令北京不堪重负。

  “大外环”建成后,将对这部分交通起到分流作用。比如,从河北唐山、张家口去石家庄,经“大外环”可缩短行程;西北等地的货车经由11条聚合状高速公路达到北京后,可经“大外环”驶离北京抵达出海口。可以说“大外环”将为首都经济圈增添几分“绿色”——通畅的交通和良好的空气质量。

  其次,“大外环”建成后,将为北京向河北开展产业梯度转移、对接产业项目创造条件,也为环线周边的物流业等产业的布局提供土壤。“大外环”跨省区建设,以京津冀地区突破区域行政壁垒、推进交通一体化、加强产业合作为背景,也将推动北京产城外扩、产业转移的进程。随着“大外环”的建设,京津冀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流通,“大外环”涉及的河北14个县市区,都将实质性地接受来自北京经济的辐射,京冀的互补性合作将更加深入地开展。比如位于“大外环”已建成廊涿高速段、紧邻首都第二机场的河北固安,目前借北京之力发展通道经济,已初步完成航天科技、生物医药等产业园区的布局。

  第三,“大外环”建设体现的区域合作的性质,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对于整体推进的京津冀一体化而言,加密公路路网只是个开始。随着区域融合的加深,单从交通一体化来讲,跨区域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发挥更大社会经济效益。届时修建的通道,将有可能是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通勤高铁,那时的环首都经济圈将是要素快速流通、产业分工合作、卫星城星罗棋布、公共服务充分对接的协调发展景象。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