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新法中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7月1日中国新闻网)
可以将类似规定视为对人类基本情感的制度性保障,但从现实国情来看,却经不起推敲。
我说一个很不堪的现象。在本地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离乡千万里,多数人是不可能每年都回家的。如果有人不仅每年都回家,而且一年回两三次家,那是要被嘲笑,被鄙夷,被认为懒、不上进、舍不得老婆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是否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民众失去了基本的情感?当然不是。这是人在极度无奈中自然呈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扭曲”状态,即生活状态非常不如人意,被动地忘掉了人的基本情感,为了能够在收入方面稍微体面些,为牛作马地拼命加班。否则,可能连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基本生活水准都维持不了。情感的保留与释放,渐渐已成为奢侈,于是“常回家看看”只能被迫放弃。
再换个角度来说,老人往往特别能理解自己的孩子,会竭尽所能地忍受思念之苦,虽然在不断忍受中,已“朝如青丝暮成雪”,已双眼茫茫,万种思念此中藏。最可怜是那些孩子,生下来后,也许刚刚满月不久,年轻的爸爸妈妈就出了远门,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如果在路上撞见了,孩子不认得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不一定能认得出自己的孩子,这在本地农村、集镇已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家庭,本来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可一代人却在家庭碎片化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情感世界会是怎样的状况,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只能面对着一个渺不可知的未来,内心中充满恐惧。
或者,我们还可以继续延伸,往现实生活中延伸。如果承认人类的基本情感是必须保留的,那么,一个人回家看父母,为什么要收他的买路钱呢?什么历史遗留、现实困难等,在家庭完整面前是何等脆弱。既然如此脆弱,在现实生活中,却为什么总是前者赢得胜利,而后者被淡漠地抛弃呢?至于教育有门槛、入当地户籍有门槛、公共福利体系有门槛……家庭已被制度化地碎片化了。
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天下大乱,人民食不果腹时,皇帝问,“何不食肉糜?”民众就不该吃肉糜吗?肉糜不能吃吗?不好吃吗?当然不是的。问题是肉糜太遥远了,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是可以奢望却很难变成现实。
提起这个故事,想强调的是:在现代社会里,当技术进步、经济发达,当物质已非常丰富,当整体富裕已经成为制度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时,人类的基本情感应该在典章制度中首先体现为保障。譬如说,通过协调社会分配尊重劳动者,保证劳动者在单位时间段内的劳动收入能够维持他以及家人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生活水准。
“仓廪实而知礼节”,不仅是希望,更是制度设计的要求。以此类推,我们希望所有的劳动者尽一体化纳税的义务,他们以及家庭成员能够在当地享有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孩子们能够在父母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如是等等,应该就是无数普通中国人心底最平凡却最美丽的“中国梦”。
在具体环节上,则要让我们今天的“常回家看看”不会沦落为“何不食肉糜”。若要不贻笑千古,必定也是因为它首先体现为制度保障,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许斌)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借道曼谷"曲线回家"的小智慧与春运的大智慧
“回家买房论”刺痛蚁族神经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