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考失利自杀是教育之殇

2013年06月27日 07:06   来源:红网   练红宁

  据现代快报等媒体报道,高考失利,四川女生服毒身亡,辽宁男孩跳河自杀。鲜活的生命为什么在分数面前不堪一击?虽然有人觉得他们出身于贫困家庭,关心帮助不够,其实正是我们当前社会恶性竞争下的苦果,必须反思教育产业化的深重罪孽。

  我们现在只是一味地讲优胜劣汰,却忽视人情关怀,特别是高考这样的人生选择中,往往是成功者受到极高的热捧,而且失败者却受到冷落甚至歧视,怎么能不让人心凉。加上平时学习的不得法、不努力,带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懊悔。当下的教育被金钱所左右,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一些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些学生却为了上学而欠下家人许多的感情和金钱,梦既破灭之后自然就转不过弯。加上我们现在把孩子娇惯成小皇帝,任性无知,经不起挫折,自然遇到这种打击,又没有人劝解和疏导的情况下,走上了不可归的轻生之路。这也反映出我们当前教育已经掉入自私思想的泥藩,缺少对学生思想工作的扎实。成绩决定一切,把教育当成摇钱树,让学生学得太辛苦。看来,让孩子们健康成长需要教育回归过去的奉献意识,育才意识,而不是现在的考试意识。不管是考出来的,还是选出来的,都不是最优秀的,优秀的人才需要脱颖而出。

  最近听了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仲丹介绍的清朝三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他们三个都是文人出身,曾国藩歪打正着成了著名军事家,左宗棠收复新疆功德千秋,李鸿章洋务运动也是开创改革先河。他们的成功既有社会大环境的机遇,更是自己的努力,因为起先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机遇到来时通过自己的胆识和智慧迅速长大的。其中曾国藩这样的人物也有三次自杀未遂的经历,让人不可思议。

  当然,还有几句话叫条条大道能罗马,不必一棵树上吊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努力打牢人生的基础,接受社会的洗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机遇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的。想想当年未考上的曹雪芹写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吴敬梓写下《儒林外史》,大发明家爱迪生也是考不上的低智商,可以说人生的成功还在于自身的努力,有句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嘛。因此,希望这次高考失利的学生,要么复读,要么实践,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看看保安孟非、赵普都能成了著名主持人,这样的经历人生不值得你们想一想吗?与其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如让自己试一下闯一回,美好的未来就在不经意的眼前。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