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经济数据半年报之际,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表了致联网直报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的公开信,信中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统计联网直报中弄虚作假单位和人员的惩处和曝光力度。(6月25日中国经济网)
这封公开信里,马建堂局长不客气地罗列出一些地方“粉饰”经济数据的乱象。如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个别地方在联网直报中仍然存在干预企业真实独立上报的现象:有的编造企业虚假数据,有的要求企业填报虚假数据,有的代填代报企业数据。”
中国社科院曾有一份调查显示,2012年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已经跌破及格线。造成社会信任度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人们对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不信任是一大重要问题。人们总感觉数据失真,与实际偏离太大,导致即使统计数据是真实、准确的,人们也会持怀疑态度。对各地政府部门而言,数据造假无非是为了“粉饰”官员的“幸福”政绩,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变相腐败,必须受到严惩!
笔者注意到,在相关新闻报道中,媒体用了“马建堂再致公开信”字眼。一个“再”字,说明马建堂强调预防和严惩统计数据造假行为也不止一次了,可为何统计调查数据一再被造假干扰呢?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行为为何依然发生呢?看来,必须从根源上解决统计数据的弄虚作假问题了。这就要大力推动统计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要赋予统计工作更大的独立性、中立性,提高统计的专业性与透明度,尽快建立更具公信力的统计体系与多层次非政府独揽的统计市场。
为官当清正,要讲官德。用“利益数据”欺瞒百姓,即使能显赫一时,最终也会被公众淘汰。而且,法治不彰会给一些地方政府带来侥幸心理,因此,以最严厉的法治利剑惩处“数据腐败”,刻不容缓,不可懈怠。
经济数据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经济数据卖命。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居民收入水平经过一番“粉饰”而“被增长”,与居民实际感受相背离,哪还会有幸福感?幸福指数不单与经济增长有关,更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与居民之间存在的互信与和谐高度有关。“粉饰”经济数据实质上就是在生生割裂这种互信、和谐的纽带,绝对换不来一方百姓的幸福。(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马建堂为何四斥“数据造假”
怎样遏制统计造假?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