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的“按兵不动”与“大动干戈”

2013年06月25日 07:56   来源:中国网   曲子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金融热、经济冷”的冰山现象终于浮出了海平面。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来表述很是恰当:火焰是金融、海水是实体经济。

  一边是火焰(金融)会烧死人;另一边是海水(实体)又会淹死人。

  吓人的金融“钱景”:钱没了?进入6月,金融市场国债和金融债流拍、银行违约、银行间同业折借利率飙升。6月20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在近年来多数时间里,这两项利率不到3%。

  市场一片呱噪声:“央行为何不救银行?”“央行该出手时应出手”、“央行制造金融恐慌”等等。最能反映银行急迫焦急心态,是网上一首词《江城子?资金紧张》:你发央票我发狂,闹钱荒,债满仓……垂死病中惊坐起,西北望,跪央行。

  何以会如此?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的中国金融同业资产为32万亿元人民币,为总资产规模的23%;较去年同期增长28%,高出同期实体部门等非同业资产增速12个百分点。

  银行何以敢如此?这缘于过去10年来,每当经济下滑政府就会出手维稳。形成金融领域的“看跌期权”,也即“GDP看跌期权”。这在中国房价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看涨房价的市场逻辑是:房价跌则GDP就下降,政府若救GDP自然就不会让房价跌。

  市场风险人士认为,一些银行认为政府会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出台扩张性政策,提前布局占位。银行的这种判断也体现在了行为上。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失常缘于其这次对央行的错误估计,对宽松本身抱有的侥幸心理。

  仅几年前,中国金融高官就指出,中国银行业的体制病是“爱疯”,突出表现为“三疯”:疯狂拉存款,疯狂放贷款,疯狂制造不良资产,过几年来一遍。回顾历史可知道,每一轮大规模不良贷款的形成都是在繁荣时期日积月累埋下的,而金融放松的成本是要由全体国民来承担的。

  但这次央行却一改常态,对市场波动无动于衷、淡然处之。银行该醒悟了,央妈要给已是“成年人”的银行“断奶”了:每一个没有精神疾病的成年人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

  中国市场会缺钱?多数人的直觉和基本数据是一致的:流动性充裕到泛滥。基本数据是,截止上月底,M2存量104万亿(M2余额27年增长143倍世界第一)、增速15.8%,高于今年目标13%;银行信贷余额67.2万亿、银行存款99万亿、1-5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影子银行28-30万亿。而面对的仅51万亿GDP产出。

  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社会融资增长58%,而对应的GDP产出7.7%,比上一季度7.9%反而下降0.2百分点。这被学者们认定是,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银行理财产品野蛮式增长,其实质是银行资产的“移出表外”。这显然不仅是被肖刚称作的“庞氏游戏”了。

  李克强的观点已经阐述十分清楚:“目前,中国金融业资产已超过150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达3.4万亿美元,盘活金融资产、激活金融市场潜力很大。”6月1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

  近期,李克强已三提“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激活存量”。因此,有观点说,这次是央行对各银行的一次压力测试;对“影子银行”的警示;外媒认为中国政府正在发动一场“可控的金融危机”。

  我们只有反对错的,才能把正确的逼出来。或者说,正确的经济增长路径只能通过纠正和否定以前的错的做法才能达成。一直以来,曾利用中国“GDP看跌期权”投机中国者屡屡得手,但这次他们将大错特错。

  张军先生发表一篇 “李克强为什么按兵不动?”的文章,探寻了原因:习主席访美对奥巴马说,我们其实是可以让经济增长得更快的,但是我们把增长目标调低了,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压低增长率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习主席的这个说法,事实上,表明新一届执政者已经达成的一个共识。应该明白的是,年内到明年,中国经济“降速、转型和升级”的主题。

  完全不错。李克强对过去维稳的一切经济与货币刺激措施,均“按兵不动”。但另一方面,上任刚满三个月的李克强总理,早已甩开膀子“大动干戈”了。这就是新一届政府的新思路与做法——市场化: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李克强“大动干戈”在于:“要腾出更多精力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坚决完成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等硬任务。”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危害和风险。它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和国企不可承受的债务和过高的杠杆率。它也是占用社会资金巨大黑洞之一。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又到马克思《资本论》中寻找答案。不应忘记,资本主义危机实质就是生产过剩产生的。金融危机亦无本质区别:金融供应相对实体需求过剩,然后自娱自乐玩起了金融游戏。比如,次级贷到次级债再到衍生品。

  都在询问的“钱去哪了”的背后是,政府所投资的项目月积累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项目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连其债务利息成本都无法支付。这已是“明斯基时刻或拐点”典型特征。这样的现象在国企中也大量存在。

  自此,应该明白了,李克强在经济与金融维稳、刺激上的“按兵不动”,与在改革上的“大动干戈”,是“李克强经济学”的精髓。改革不易,只有倒逼,成本、代价或许更小。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