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以来金融业闹起了“钱荒”,虽然6月份的“钱荒”年年有,但今年尤其严重。本周四,如果一家银行向另一家银行借钱,1天的利率,按年折算最高达30%,相当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倍,这已超过央行规定的正常贷款利率的最高限,越线就是高利贷。多位金融机构人士表示,当前资金紧缺的状况的确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央行作为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不能袖手旁观。(6月22日《南方都市报》)
据报道,“钱荒”来袭,许多银行全力投入“抢钱大战”,送大米、送油、送手机等手段层出不穷。受“钱荒”影响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包括基金、券商、信托在内的整个金融业均有波及,但对普通人的财产安全影响不大。同时受访的金融专家们普遍相信,此次“钱荒”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最迟不超过7月中旬。由此可见,金融行业的各家银行也向市场上卖手机的商店一样,开始以种种促销方式揽储。然而,这样做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失去公平交易和公平竞争的违法行为,更是造成商业银行之间相互拆台“抢钱”的动因所在。如果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将会给国家造成更大损失。
本周以来同业拆借市场日均成交高达800亿元以上,此次“钱荒”的“震中”也正是来自同业拆借市场。进入6月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迅速攀升,其中隔夜拆借利率涨幅尤为迅猛。从4.5%起步,盘中先后攻破10%、20%、30%大关,不断刷新银行间市场成立以来历史纪录。在它的带领下,1个月以内的中短期资金价格全线飙升,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周四涨至11.6217%,也创下2007年银行间市场成立以来的新高。银行之间相互拆借弥补窟窿,更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如果长此以往,某些商业银行迟早必将会遭到灭顶之灾。因为,拆借的数额越大,就意味着它的金融经营亏空越大,同时也证明它背负的债务更大。如果监管部门只是在一边静静地观虎斗,那就等于是失职和渎职犯罪。
在民间,已经早有商业银行以高息揽储之事实存在。但是,从未听说哪家商业银行被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严厉处罚过。这样的现象很不正常。从商业银行的经营网点每天出现排长队等待办理存取款业务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不应当出现“钱荒”。因为到银行存钱的人比取钱的人多得多。因此,我们真的弄不明白,那些商业银行到底把钱弄到哪里去发大财了?如果商业银行将储户的钱拿去炒股和投资房地产,也难免会有风险和陷阱。
一些银行通过存款返现金的方式吸引客户,每存一万元钱可返还几十元不等的现金。为争取存款,一些客户经理往往会替客户报销转账费用甚至来回打的路费。除了这些传统手段,“超级网银”这个“高科技武器”也被广泛应用。许多银行的大堂经理都会鼓励客户开通“超级网银”,把其他银行的闲置存款“归集”到本行。为此,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还采取了“反制措施”,限制每日“被归集”资金的规模。然而,不管是“超级网眼”的非法“归集”吸储,还是“被归集”者的反制措施,都无益于金融市场的公平交易和公平竞争。反而会引起更多、更大和更为持续的不正当非法竞争。进而,将会给外国资本留下可乘之机;进而,会让某些不怀好意的外资银行乘虚而入。
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投行业务负责人表示,“结构化融资本质上就是影子银行,但它是向监管机构报备过的,正规合法的影子银行业务。”实际上此类业务各家股份制银行都有不同程度参与,甚至一些国有大行也参与其中。但是由于资金价格飙升,市场上中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6-7%)已高于中长期产品(5%左右),形成利率倒挂,银行失去了产品的发行空间和利润空间,只能暂停。这说明,我们的金融监管部门在监管方面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更缺乏灵活多变的监管措施和手段。安全预警,对于国家金融监管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如何科学预警,如何采集信息,都应该是金融监管的精益求精之事,绝不能粗心大意“失荆州”。
希望央行不要再在一旁“坐山观虎斗”了,自己承担着国家金融安全的重任,应当“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大意失荆州”,就会成国家和人民的罪人。敬请央行三思而行。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