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

2013年06月14日 15:05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历史任务,这是顺应国际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潮流、实现科学发展作出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C669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解决的不好,必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障碍和硬约束。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历史任务,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是顺应国际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潮流、实现科学发展作出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一、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就是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增加森林碳汇,降低能耗强度和碳强度,实质是解决能源可持续问题和能源消费引起的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从国内环境资源现状来看,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先天不足,重要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正在逐步提高。石油、天然气、煤炭人均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67%左右。2011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6.7%。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还将刚性增长。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2.32亿人,据测算增加能源消费4.92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预计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城镇化率达到60%,对能源需求还将大幅刚性增加。

    在国际方面,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应对气候变化压力不断加大。从历史排放看,我国从1850年到1990年的累积二氧化碳排放只占全球5%左右,而美国占30.7%,我国的历史责任很小。但从当前排放看,我国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约占全球排放量的24%;人均排放量已超过世界平均4.4吨的水平。根据IEA的推算,到2035年,我国累计排放量将超过欧盟,成为世界第二大累计排放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大国减排压力增大。

    推动低碳发展,既是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提高能源保障水平的现实途径,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抓手。面对国内外的压力,我们必须把低碳发展放在突出的地位,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运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手段,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能源、交通等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发展

    循环发展就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少排放或不排放污染物,力争做到“吃干榨净”,其基本理念是没有废物,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质是解决资源永续利用和资源消耗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要实现惠及13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对资源的需求很大。我国耕地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到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每年建设用地需求超过1200万亩,粮食安全面临很大挑战。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不足2220立方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铁矿石为17%,铝土矿为11%,铜为17%。但同时,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资源产出率初步核算约4056元/吨,仅是日本的1/8,英国的1/5,德国的1/3,韩国的1/2。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使本来就很紧张的资源约束不断加剧。

    国内外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约束的有效途径。如污水经过处理可以循环利用。废弃商品和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资源,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矿产”。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发“城市矿产”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美国开发利用的“城市矿产”资源每年的销售额高达2360亿美元;日本则叫“城市矿山”,其蕴藏的黄金约6800吨,相当于全球黄金储量的16%。我国也有许多典型,湖南永兴县,利用废渣、废液提取银等产品,年产银2000多吨,占全国的1/2,被称为“无矿银都”。浙江宁波金田公司每年从废弃金属、电器中回收再生铜45万吨制成铜制品,而江西德兴铜矿一年产量也就是50万吨左右。据有关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1.65亿吨,节约标准煤1.6亿吨,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7%。

    资源有限,需求无限,以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唯一选择。我们必须大力推动循环发展,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变“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实现资源利用可循环、生态环境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

    (三)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从广义上说涵盖节约、低碳、循环、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等;从狭义上说,绿色一般表示生态环保的内涵。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2011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首个空气质量数据库,在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首都城市和人口超过10万的近1100个城市中,中国最好的城市是海口,排名830位,北京排名1053位。2013年1月份我国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严重雾霾,影响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达6亿。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我国有2.98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的饮用水。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土壤污染加重。环境污染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生态系统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石漠化严重,自然湿地萎缩,草原退化,农田质量下降。海洋生态形势严峻,2009年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

    我国环境问题原因复杂,有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监督管理、气象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只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不欠新帐、多还旧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不懈,就能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的好转。

    总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通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和生态良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二、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国第一次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进入“十二五”,国家进一步把“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上述目标,当前要抓好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二)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具体包括建立三个机制,依靠四个途径,抓好重点任务。

    三个机制:一是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二是把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机制。

    四个途径: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推动技术进步。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加快重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三是强化工程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形成实实在在的工程能力。四是加强管理引导。这是投入小、见效快、长期有效的措施,是节能减排的基础性要求。

    重点任务: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推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深入推进工业节能,五年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1%左右。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20%。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开展绿色交通行动。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大结构、工程、管理减排力度,做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监管。

    (三)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总体思路: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相结合,因地制宜、示范引领、推广普及相结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相结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推行绿色消费,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主要任务:一是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二是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在农业领域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是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循环消费理念、转变消费模式方面的作用。四是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实施大循环战略,遵循生态循环规律,推动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系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循环式布局、循环式组合、循环式流通,加快构建循环型社会,实现资源利用可循环、环境容量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

    (四)开展低碳试点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开展首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2012年11月,又确定了北京等29个城市作为第二批试点。

    重点任务:一是低碳省区试点。编制试点省区低碳发展规划,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的分解方案及考核办法,推动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率先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二是低碳城市试点。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城市工业、建筑、交通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将低碳理念融入城市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城市规划中。积极建设以低碳、清洁、循环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低碳交通网络。三是低碳产业园区试点。结合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相关工作,开展低碳产业园区试点,通过加强规划,优化园区产业链和生产组织模式,建设园区低碳能源供应和利用、低碳物流、低碳建筑支撑体系,加强园区生态建设,积极探索低碳产业园区管理模式。四是低碳社区试点。在社区规划设计、建筑材料选择、供暖供冷供电供热水系统、社区照明、社区交通、建筑施工等方面,实现绿色低碳化。

    (五)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增长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我国城镇化过程应是绿色发展的过程,要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十个方面的问题,即空间布局要科学合理,产业结构要优化升级,土地利用要集约节约,水资源要严格管控,建筑要绿色化,交通要低碳化,可再生能源要加快发展,资源利用要循环高效,生态环境要清洁优美,消费模式要彻底转变。

    (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要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PM2.5、PM10)、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整治,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重点任务: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全面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加强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实施重点区域大气联防联控,加强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快城市细颗粒物治理。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企业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推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快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测、预警及控制,防范化解环境风险。

    (七)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任务。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重点任务:加强森林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增加碳汇,有效消纳温室气体排放。推进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加强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防沙治沙和防治石漠化,开展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保护海洋生态和海洋自然岸线。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物种资源保护力度。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加大退化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限制或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绿色生态新城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八)发展绿色产业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发展绿色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产业等,提高绿色产业对GDP的贡献度。

    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加快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二是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再制造产业,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三是着力提升环保产业,发展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完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四是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加快开发风电,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九)转变生活方式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强化节约意识,强调文明自觉,落实党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根植于群众心中、时时处处得以践行的主流价值观。

    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考核评价制度、基本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市场化机制、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等五个方面对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安排,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抓紧贯彻落实。

    (一)强化责任考核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批转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要求按规定做好各项能源和污染物指标的统计、监测,明确对各地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十二五”时期,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已将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到各地区和重点企业。

    实践中,要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大考核结果的应用。同时,要加大力度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根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制度,淡化GDP考核;建立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责任制和问责制。

    (二)加强法治建设

    尽快把实践中、改革中形成的有效措施和有益经验上升为法律,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走上法治管理的轨道。

    一是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节水法、绿色消费促进法及生态补偿条例、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抓紧修订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清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或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法条,解决法律之间相互冲突、脱节、重复、罚则偏软等问题,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二是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水耗、物耗、环境标准。加快制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建筑节能标准和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等。制订再生利用、再制造、低碳产品标准。建立满足氨氮、氮氧化物控制目标要求的排放标准。提高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建设标准,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察、舆论和公众监督。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解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问题。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三)完善经济政策

    一是产业政策。支持鼓励类产业加快发展,控制限制类产业生产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内的资源保障、重化工项目实施,支持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和重点产业高端化项目。加大“走出去”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程度。

    二是价格和收费政策。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全面推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电价政策。实行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费政策。

    三是财政政策。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以奖代补”政策,按形成的节能量给予奖励;对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污染物减排能力建设给予财政补助;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高效电机、节能汽车等,研究扩大绿色产品消费的补贴政策。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开展以城市为平台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完善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是税收政策。实施节能节水环保设备所得税优惠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所得税、增值税优惠政策。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调整煤炭、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税额标准,调整不同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调整抑制“两高”产品出口的税收政策。研究选择防治任务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开征碳税。

    五是金融政策:推广实施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信贷门槛。

    (四)推行市场化机制

    近年来,我国在合同能源管理、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开展试点实践,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和制度,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国内碳市场建设要结合国情,有序推进。

    一是碳市场建设与实现节能减碳目标相结合。“十二五”节能减碳目标是约束性目标,需要各级政府运用各种手段确保完成。碳市场建设要为实现节能减碳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切实降低我国节能增效减碳成本,增强财税政策、法律手段与市场机制等不同政策的协同效应,形成减碳与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生态建设等工作联动局面。

    二是科学合理分配排放配额。试点地区结合自身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科学设定碳排放总量,合理确定配额。

    三是逐步培育和完善国内碳市场。我国已经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可考虑将企业参与自愿减排交易活动与完成节能减碳目标、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创造更多市场需求。

    四是做好相关支撑能力建设。筹备建设重点企业、事业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进认证核查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交易平台,为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

    建立碳市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十二五”期间主要是做好试点工作,探索和积累经验。“十三五”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市场。这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增效减碳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节能增效减碳的长效机制,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走绿色循环低碳之路是未来发展大势所趋,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高度融合、紧密结合,真正让生态文明理念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实践上结出硕果,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解振华)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