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考作文,你是发自内心的吗?

2013年06月08日 10:20   来源:钱江晚报   戎国强

  高考前,给一个孩子辅导过作文,所以,昨天看到浙江的高考作文题(“三句话看青春”),就在想,这个孩子会怎么写?他的作文内容,是发自内心的吗?

  为什么要担心他的高考作文不是发自内心?高考前,朋友拿来他儿子的作文,让我给看看。其中一篇是《我幸福吗》。文章采取先抑后扬的策略,先写了一些不幸福的事情(现象),然后来个转折,否定了上文,进入正面论述:我(或者我们)如何幸福。这样,文章既显得曲折,又保证了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正确,用一句常用的话来说就是:达到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

  我问男孩:为什么读起来我感觉不到你是幸福的?你的“幸福”好像是假的,并不是你的真实感受;反而是你写不幸福的那部分,倒很真实,这是为什么?孩子说:老师说,作文的思想内容必须正确,否则分数会很低。我让他用同一个题目,再写一篇说真话的文章。他有点犹豫:说真话的文章会很阴暗。要正确,就要说假话;说真话,就会“犯错误”——孩子怎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谁给孩子制造了困境?难道作文就不能既“正确”又真实吗?为什么孩子心目中没有“真实的正确”(或“正确的真实”)呢?是什么力量排除了“真实的正确”的选项呢?这样的作文训练,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句话看青春” 这个作文题,给考生提供的材料是:“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写这篇作文,如果说真话,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个孩子认为是“阴暗”的内容——甚至这个作文题本身就包含了“阴暗”的内容,所谓“阴暗”,无非就是直面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这显然不是这个孩子所熟悉的“正确”,跟他的写作信念是有冲突的,他会如何处理这个题目?他的作文能得多少分?

  在这个题目下面,他是写“正确”的作文呢,还是写“真实”的作文?他能写出既正确又真实的作文吗?如果“正确”和“真实”不能兼顾,能得多少分呢?是“正确”能得更高的分,还是“真实”能多得分?哪一种作文,更能体现教育的价值?

  编后:请大家登录钱报网钱塘原声论坛来说说,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真实”与“正确”的问题呢?久而久之,他们会不会认为世界是不存在“真实而正确”的事物——哪怕是局部地这样认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言说方式直至对世界的看法、生活态度,会不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该如何评估?

  是“正确”能得更高的分,还是“真实”能多得分?哪一种作文,更能体现教育的价值?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