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首批“异地高考”政策受益者今天将走进考场,参加今年的全国高考统一考试。全国近20个省份今年不同程度地放开“异地高考”。其中有的省份实现了随迁子女满足条件后与当地考生同等报考录取条件,而有的省份还不能填报高水平大学。目前10个省份官方披露数据显示,约4500名考生参加“异地高考”,这一数字与912万的高考人数相比,仅占千分之五的比重。(6月7日《新京报》)
异地高考,当初被寄托了许多美好的愿望。然而,在首年,愿望上的热忱以及现实之中的遇冷,犹如给一位正在兴头的人当面泼了一盆冷水——除了扫兴还是扫兴。必须要追问的是,在此之前公众翘首以盼、舆论积极争取的异地高考政策,何以不受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待见?在异地高考政策落地之后,出现了什么方面的新问题和新纠结?
去年年底,各省市基本都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细则。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如山东这般高考竞争激烈的省份显然会遇到较小的阻力,而对于许多高考分数线较低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而言,如何防止异地高考异化为“高考移民”,则也是要考虑的问题。在纠结之中,我们看到了如上海“看居住证积分”、如北京“需要五证和稳定住所”这样的高门槛制度设计。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异地高考的高门槛挡住了不少考生,是异地高考首年遇冷的重要原因之一。
异地高考出现高门槛,其实早在预料之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早就有言,“异地高考要有条件准入,首先家长在当地需有稳定工作、住所、收入并交了各种保险。学生也要符合条件,各地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什么样的学生跟本地生享有同样权利,而不是城市越大越好。”从城市发展与教育公平的实际出发,笔者对于当下异地高考的高门槛政策,自然是无可指摘。问题在于,全国各地的高考政策、命题、阅卷包括各地大学在本地招生的政策并不一致,都有着严重的地方保护倾向,在制度不公和地域招生保护主义盛行的前提下,异地高考只能是个怪胎,难免会有遇冷的尴尬。
异地高考的根本诉求,并非在于教育公平,而是在考试便捷。在城乡户籍二元制和大量劳务人员在外地打工的社会语境里,异地高考,只是为考生及其家长减少因为参加考试而造成的不必要奔波。如果全国各地考试制度不进行统一化的变革,则异地高考便不会成为广大考生的惠利政策。
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四个要素:一是,全国统一高中教材,全国统一高考命题和阅卷,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文理不分科,都要先在教育基础材料及命题上统一化;二是,所有大学,全国统一招生,统一划定分数线,不能按地区分配招生人数,尤其要打破名牌大学对所在属地城市市民的特殊照顾;三是,变革高考考试制度,变一年一次为一年多次,并且,要让“自主招生”更加公平,更加透明;四是,剔除教育权力腐败,对高考录取“递条子”和对领导干部子女的特殊照顾体制,要勇于打破。
不可否认,异地高考政策,在设计初衷上是便民的政策。但是,异地高考政策跑到了全国高考统一化改革的前面,则异地高考政策就会因为是怪胎而遭受冷落。只有先进行全国统一化的高考改革,才能真正能盘活异地高考。广大考生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考试便捷。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