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国五条细则公布:真正落实国五条,温文尔雅做不来

2013年04月01日 08:10   来源:环球时报   社评

  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公布了“国五条”细则。其中北京市规定,禁止京籍单身人士购买二套房,个人出售唯一住房免征20%个税,这把“国五条”的“舆论漏洞”和“现实漏洞”打上了“补丁”。即使这样,网上仍有人在寻找该规定的“进一步漏洞”,中国房地产市场之喧嚣,真可谓全球一绝。

  调控房价是中国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最艰苦卓绝、而且屡战屡败的“持久战”。这一次会不会再输,没人敢打包票。有几个原因在影响国人的判断。

  第一,限制房价,甚至把房价往回压一点,这是政府一致的决心吗?中央的这个决心看来是真诚的,但一些地方政府的诚意一直饱受怀疑。各省市落实“国五条”的细则直到昨天“大限”之日还没出全,给人能拖则拖之感。

  第二,不仅政府内部的实际态度有分歧,社会上的利益分裂就更严重了。现在很难说中国大城市里希望房价涨的人多,还是希望房价跌的人多。舆论虽然对高房价口诛笔伐,但在现实中,房产商、中介机构配合购买者规避限购规定常常都是公开做的,人们对此几乎不做谴责。

  第三,大城市的房屋需求显然是刚性的,即使那些“泡沫”,也有中国人喜爱房产、缺少其他投资渠道等因素的“刚性支撑”。这些需求之前几次都迅速填补了政策的缝隙,最终像洪水一样把几次调控都淹没了。

  “国五条”必须有其他政策的协同辅助,它不能再是一支“孤军”,去面对如此沉重的任务。“国五条”如果再失败了,人们对新一届政府执行力的信心将受重挫。

  上周国务院宣布将出台不动产登记制度,它一旦形成,就将成为各种非正常购房的强有力威慑,也会为今后出台更系统、高效的房市调控政策铺就信息平台,因而它有可能成为抑制房价的长期杠杆。这项登记制度的出台日期被宣布为2014年6月底前,我们希望它实际出台得越早越好。

  各级政府对调控房市的态度不甚统一,社会不同人群的利益严重分裂,“国五条”成了这种情况下中国上下能否办成一件“大事”的考验。抑制房价的利弊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它比建一个全国性超大工程要难得多,它或许是中国“大事中的大事”。

  市场经济带来了社会不同部分的利益分化,中国今后很多事情都会毁誉并生,因此练的就是中央政府的协调力和权威。“国五条”如果获得成功,将会让社会对新政府“言必信、行必果”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影响人们对政府今后做其他宏观调控的预期。

  我们认为,真正落实“国五条”,把房价稳住,温文尔雅是做不来的。对于破坏市场秩序、公开对抗调控措施的个人和企业,应当用更严厉的行政或法律手段对付他们,该撤职的撤职,该起诉的起诉。

  中国需要加快全方位的发展,向人们提供多种稳定、可信的投资渠道。比如中国的股市需要加快健康化,它们将能够分流房产市场的过大压力。否则房产调控永远都有打一场岌岌可危“阻击战”那样的悲壮。中国的事情扎到底,都是一盘大棋。▲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