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张新起:立足国家战略发展蓝色经济

2013年03月20日 06:5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我们理解,这是国家海洋战略的阐述。在国家海洋战略中,山东半岛责任重大,同时青岛也被赋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城市的地位,必须有所作为。

  青岛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技优势突出,驻青涉海领域的两院院士占全国的69%,集聚全国30%的高级海洋专业人才,青岛港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亿吨、1400万标箱,位居世界港口前十强。基于这样的优势和条件,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把蓝色引领作为主导战略,抢占蓝色经济制高点,打造中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党中央、国务院也非常重视山东半岛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国家每年支持山东8亿元,设立了蓝色经济发展基金。

  结合实践,着眼深入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在此提两点建议:

  1.进一步发挥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在实施国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框架下,就青岛来讲,我们规划把西海岸经济新区作为重点。去年,为突出西海岸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已进行了区划调整,将原黄岛区和胶南市合并为新黄岛区,面积达到2096平方公里,海域约5000平方公里。这个区域拥有总吞吐能力将超过7亿吨的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两个深水大港,拥有5个国家级园区、5个省级园区,正在着力打造国际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和国际航运枢纽。

  西海岸经济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的海洋经济新区,符合规划的要求。目前,设立新区的请示及总体方案正在上报,建议中央继续给予支持,尽快批复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这个规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同时,建议将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赋予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浙江舟山新区同样的优惠政策,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支点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平台。

  2.加快构筑区域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山东陆地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是海洋经济大省,是著名的海洋科技城,已形成了雄厚的海洋科研基础和实力,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已形成向青岛集聚的态势,青岛海洋创新集约发展能力正在强化。为此,我们着眼努力提高区域海洋科研的承载能力,规划建设218平方公里的蓝色硅谷。作为蓝色硅谷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项目主体建筑工程已全面开工,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大学大院大所涉海科研平台项目相继落户。我们希望把此区域打造成为世界第七大国家级海洋科研中心。为此,我们也正在配套建设400万平方米孵化器,承接技术转移,形成完善的海洋特色技术创新链和海洋创新产业园区。

  在蓝色硅谷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已被列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础上,建议国务院将青岛蓝色硅谷列为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支持蓝色硅谷发展,为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发挥科技示范和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