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须让劳动者分享改革红利

2013年03月13日 07:17   来源:红网   谢伟锋

  中国的城镇化是件世界级的大事。它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更如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发展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3月12日《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发展至当下,随着劳动类型的不断洗牌,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自我追求,使得城镇人口增长和比重上升,农村人口减少和比重下降,这构成了中国城镇化的雏形。放在世界范围来看,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中国的步伐已然赶上。

  中国的城镇化,更多的任务在于将数量庞大的流动劳动力真正转化身份,让他们与城市人口同享对等的福利。在生活中,处于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夹缝人群,在社会日益发展的当下,却对自己的定位产生模糊的感觉。他们工作是在城市,为此付出汗水和青春,然而由于二元化的身份划分,却很难体会到当地的教育、卫生以及社保方面的福利,同时安家落户所必备的房产,也是让他们望尘莫及的;而再度回流到农村,则又是另外一番尴尬情况,由于长期务工在外,导致耕地、宅基地的萎缩,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不具备从头再来的可能性。所以说彻底的城镇化,是对这个群体将来的最好包容。

  我们看到流动劳动力对于城镇化同样抱有极大的期待,这在新生代的80、90后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渴望利用已经开阔的视线和正值年轻的资本,在城市里打拼出自己的立足之地。而国家和社会,理应给他们这样的舞台。

  然而城镇化并不是纸面规划的那么简单。首先,原有城市居民将面临着资源与新来者的共享问题,这势必要压缩原有的空间;同时,进城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必须考虑的方面,毕竟城镇化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功成,等待的心态需要自我调节。这些改革带来的思想潮起潮落,也将是伴随着国人前进的记忆。

  大体来说,城镇化是一种国家福利分配的更大覆盖,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是不敢啃这个硬骨头的。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具备城镇化的前提条件,而还富于民,也是国家顶层设计中必然存在的一个考量。城镇化在我们看来,也不简单的是种人口迁移,而是城市和人口之间更高级的互动,这其中,既要满足进城人口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愿意留守下来的人将来的福祉,方方面面都是需要琢磨的。

  每个中国人,都是城镇化的见证人,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