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刘惠兰:让绿树拥抱“美丽中国”

2013年03月12日 07:1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刘惠兰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第三十五个植树节到来了。正值全国两会,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堪称代表委员们最为热议的话题,今年的植树节也因而显得不同寻常。自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以来,“人人动手,义务植树,坚持不懈”已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树,是我们的生命之绿。一棵树一年可以固化掉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当城市绿化面积超过50%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树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一棵成年树,一年可蒸发400公斤水。城市林带、绿篱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声6分贝至8分贝。

  树,我们家园的生态卫士。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更多的绿树和森林。多种一棵树,就为我们的城市多吸走一些粉尘和二氧化碳;多造一个人工林,就使我们的家园多一道抵御风沙、雾霾的绿色屏障。

  “美丽中国”离不开绿树拥抱。在这个春天,让我们行动起来,在城市、在路边、在田头、在湖畔、在乡村和家园,植下一棵棵树苗,让绿色环抱家园,让天空永远湛蓝。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