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迎接3D打印时代的到来

2013年03月01日 15:40   来源:东方网   严宝康

  杜甫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科技改变生活,科技让生活变得越发地绚烂,将来凭着一台3D打印机,打印千万间广厦以庇天下寒士并非不可能。

  现在地球上有1亿多人没一个稳定的住所,许多非洲难民住在随意搭建的棚子里,不遮风雨。3D打印机便从房子地基打起,门、窗、地板、墙、天花板、管道甚至更高级的东西,包括电线,只要把图样画清楚,3D打印机就能执行打印任务。在美国每年有1万个建筑工人死亡,40万个工人受伤,3D打印房子能避免伤亡事故。而且还可节省工时,20小时便能打印出一套房子。3D打印的房子比人工的更加准确,一砖一瓦都不会遗漏,而且会依据强大的几何计算、采用坚固的材料,来保证几年到更多的时间内,房子不会有质量问题。

  3D打印的领域非常之广,飞机、汽车、泳衣、玩具,都成了3D打印的产物。有人戏言,再打印个“房子”和“女友”,人生就完美了。3D打印技术的普及,不仅有望缓解制造业用工荒,甚至中国、印度等国所拥有的低成本劳动优势也会随之减弱。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在2012年上海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透露,个人3D打印机将进入家庭。去年9月19日,美国有报道称,一家公司新推出的低端3D打印机Replicator 2的价格仅为2199美元,高端的Replicator 2X也只有2799美元;并且,几年后价格可能会降到99美元;届时,每个人都将拥有3D打印机,比计算机还要普及。

  3D打印已经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露出了曙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智能制造是未来最可能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领域之一。《时代》周刊将3D打印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

  如今,科学家正在努力让3D打印机进入普通家庭,让一般民众可以随意将电脑中的3D设计打印成实物。预计两三年后,成本较低的个人彩色3D打印机就将进入家庭。那时,我们便可利用这种不可思议的“玩艺”,在冬日的一个暖暖午后,放下浮生尘劳,与旧雨新知围坐在刚打印好的房子里,自由玩转多维世界的奇幻空间。室内摆放一件件自制的家具、厨具、餐具。兴致所至,随手打印一块巧克力,或一块蛋糕,在浓香扑鼻的卡布其诺的氤氲四绕下,指间流转一泻而下的曼妙音符,即时享受被创意温馨包围的匠心演绎,收获一份团聚的快乐、一份相约的甜蜜。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迎接3D时代的到来!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