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刘 佳:农民进城打工高峰到来 让阳光普照留守儿童

2013年02月26日 08:3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春节过后,广大农民离乡进城打工高峰逐渐到来,许多的农村孩子因此成为留守儿童,和父母长久地分离生活。

  依照教育部去年公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60.97万人,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的农村留守儿童共2200.32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436.81万人,在初中就读763.51万人。

  在父母的身边上学,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是每一个孩子最简单的要求。留守儿童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和父母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的生活中出现许多真空地带,情感“空区”、监护“盲区”、教育“误区”、安全“雷区”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

  重视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具体行动。1月4日,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委办公室、团中央和中国关工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对明确留守儿童工作的基本原则、切实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水平、逐步构建社会关爱服务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加强生产扶持、社会救助、人文关怀,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

  但是,留守儿童这一问题要得到根本解决,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群体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除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全社会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要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解决好随迁子女的教育、医疗等问题;要尽可能引导留守儿童的父母回乡创业或就近择业;要大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真正实现均衡发展……

  如果这些工作都落到实处,那么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将会极大减少,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就能够在父母身边度过快乐的童年。

  孩子的生命中多了“留守”两个字,在成长中就缺少了阳光。今天的儿童都将是明天编织“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希望社会的关爱能为留守儿童种一个太阳,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里都撒满阳光,这是全社会的义务。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留守儿童幸福年    2013年02月26日
  • ·善薪计划关注北京留守儿童    2013年02月25日
  • ·贫困留守儿童的新年愿望    2013年02月04日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