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义卖收到假币 梦中哭喊"还我钱"让道德受恐慌

2013年02月16日 11:08   来源:华龙网   郭喜林

  13岁男孩为给山区的孩子义卖鲜花,结果被骗子所骗。一正一反不仅折射了社会各色人等思想的错综复杂,而且更加凸显了某些人思想中道德良知的严重缺失。用假币骗花,骗走的不仅是鲜花,而且是一颗真诚的童心。就这样,让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忍受了奇耻大辱,让我们的社会遭受了道德和良知的恐慌。这个问题不是小题大做,而的确如此。

  据大河报2013年2月16日报道,为给贫困山区孩子捐赠衣物,郑州13岁的晨晨(化名)和同学到街头卖花,不料想遭遇到骗子。两个孩子辛苦奔波赚到的钱,被一名中年男子用假币骗走。昨日,愤怒的家人带晨晨来大河报社讲述过程,并表示要设法找到骗子,“只要骗子出来道歉,我愿意给他1万元钱!”我们的13岁男孩心地是善良可爱的,孩子家长的诚意也是为了弥补社会道德良知缺陷的窟窿。然而,那个完全丧失道德和良知的骗子是不会让我们遂愿的。原因是,那个骗子是死心塌地的来用假币换取鲜花的,而不是他身上缺钱,他不缺钱,缺德事道德和良知。我们的用我们的真心和诚意想把道德和良知从子那里赎回来,但是,这的确又不是一个钱的问题。如果道德和良知都能用金钱来摆平,恐怕就没有真正的道德和良知了。

  其实,大家都明白,道德和良知是发自内心的感恩心态,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是不含任何水分为这个社会和世界做好事的夙愿。因而,道德和良知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没有人强迫我们。但是,骗子恰恰与我们的行为相反,他的一举一动完全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且是不择手段的巧取豪夺。我们认为骗子是在骗我们,而骗子认为自己的行为还挺有创意。因此,骗子得手后是在沾沾自喜,与我们的悲痛正好相反。所以,笔者认为13岁男孩家长的诚意骗子不会领情,他也不敢来领这个情。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结果会是什么。骗自己便已经看到了大河报今天的新闻报道,他的良心也在遭受着自我的不安与自省,但他还是会顾及自己的面子。

  然而,骗子躲得过初一,却躲不过十五。也就是说,如果骗子不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会变成一个有道德和良知的人。如果他久在河边走,就会有他“湿鞋”的时候,甚至很快会让他掉进河里不得自救。

  然而,也许以上的分析是笔者过于悲观,骗子会让我们感到意外,他真的能站出来向被他欺骗的那个13岁男孩赔礼道歉。但总觉得比较渺茫。反而,由于骗子的伎俩得逞使我们应有的道德和良知受到了恐慌。想来想去,笔者的确有这种感觉。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出了这样的片子之外,还有不少更为胆大的骗子经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比如那些卖假药的,比如菜市场那些经常缺斤短两的小贩们,凡此等等,真的让我们大众伤透了心。我们耳熟能详的骗子一般的制假售假行为,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所以,我们真的生活在某种被骗子包围的恐慌中。

  其实,骗子用假币骗走13岁男孩的鲜花与制假售假行为同样卑鄙无耻,他们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毒瘤。面对这些毒瘤,仅凭我们提高警惕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换的依靠法律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已经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作为基本国策。但是,关键还是我们的法律不够给力,我们的监管部门还不够给力。这样两方面定位不够给力,就使得骗子和不法厂商钻了国家法律和监管缺位的空子。要根除社会毒瘤,除了法律和监管部门以外,我们的新闻媒体和广大百姓的社会监督也要加大力度。唯有这样,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真正挽救我们的道德和良知遇到的恐慌。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