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代表委员听得有点累,政府工作报告不妨“换副面孔”

2013年01月30日 07:19   来源:羊城晚报   祁海

  每年,各省、各市开“两会”,省长、市长都要在大会上念将近两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就算听得有点累,也必须强打精神,否则被记者拍了打瞌睡的镜头,那就是“不积极履职”的铁证!这可有点冤了,一部电影太冗长,观众也会昏昏欲睡呀!那么,能不能将政府工作报告改短一些?恐怕短不了。因为这个报告是代表当地政府表态,要顾及各行各业各部门,对哪一方少提几句也会招致不满,以为政府对他们不够重视。

  这种面面俱到的工作报告,有时像是流水账,罗列一大串项目名称和数字,像念一份菜单,缺乏详细展述,更缺乏深入的分析。对于一些重大决策和项目实施以来有什么成绩与不足?其中可总结出什么经验和教训?新一年的工作会有什么难度,将如何解决?往往都是点到即止,没太多篇幅去论述。其实这才是人大代表最需要了解的内容。有些行业实在没有篇幅去介绍,只好用标语口号来对付。如“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灾害救助水平不断提高”、“统计、侨务、人防、气象、地震、档案、方志、参事、文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等等,言之无物,白占篇幅。

  政府工作报告存在以上毛病,责任不在省长市长,也不在起草报告的同志,问题出在政府工作报告通用的“陈旧模式”。

  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我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分为“书面发言”和“口头发言”两部分,以上难题就迎刃而解。书面发言部分着重谈“面”,可以是展览式,是对整个辖区各行各业的总结和展望,供两会代表在会下审读,也要讨论。书面发言因不用念稿,篇幅长一点也没关系,可面面俱到。它并非政府各部门提交的参考附件,而是省长、市长的总结,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组成部分,只是不在大会上宣读而已。

  口头发言部分才是省长、市长在大会上作的报告,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谈“点”。主要是谈多数代表关注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可以较深入细致地加以强调、解释、分析,必要时还可以放投影。口头发言部分由于不用包罗万象,篇幅无须过长,最好不超过60分钟。这样短而精的报告,谁听都不会打瞌睡。

  报告的形式改革可带动内容改革,提高报告的质量,使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重心加深印象,听得进,记得住,便于审议。

  广东人历来有“敢为人先”的传统,假如今后起草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能大胆突破传统,改革文风,可为全国各省“两会”提供探索经验,大好事啊!

  (作者是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