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中国式债务危机会发生吗?

2013年01月25日 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当前,中国的政府债务率大体处于安全的范围之内。按照审计署的数据,2011年中国的中央政府债务率仅为25.8%。保守估计,综合考虑中国的中央政府债务(包括中央财政债务、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债务、铁道债)和地方政府债务(包括省市县乡镇地方政府债务、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地方公路债务)计算,中国的广义政府债务率为59.2%。

  目前我国债务水平在国际惯例的临界点之下,在人均G D P安全边际之内,具有债务扩张的空间。但是,未在统计之列的灰色地带,无法估计债务的规模。且由于统计口径、数据来源和不同领域债务规模估计之不同,对债务规模的估计也有很大差异。有的统计则认为,中国广义政府债务占G DP比重已经达到75%左右,甚至更高。

  仅从审计署的数据看,乐观地说,中国大约还有10年的政府债务扩张期。美、日、德等多国政府债务率从60%上升到80%,曾历时10年左右。但悲观地说,中国在未来3至5年,确实要严防债务危机的风险。很多人认为中国各级政府掌握大量国有资产、资源,不会发生债务危机,这太过乐观。

  净资产为正不是债务持续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净资产为正,也可能发生债务危机;净资产为负,不一定发生危机。关键看信用链条是否断裂,预期是否明朗,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信心。中国的债务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在规模,而在于不规范、不透明和地方政府透支信用。很多地方与金融机构合谋,出于保持金融稳定和政绩的考虑,地方政府有透支信用的借口和造假的冲动。

  客观而言,没有一个理论上的数字能够说明中国发生债务危机的临界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债务危机的临界点未必适用于中国。理由在于,这些国家能允许银行倒闭,且时常发生,而中国不允许,中国银行挤兑的临界值可能远高于西方。在中国的政治架构之下,中国的债务风险,最后都是中央财政兜底,其信用基础是国家信用,发生债务危机的临界点也可能高于西方国家。最坏的情况,遇到债务危机,政府可能通过通货膨胀的办法来逐渐稀释债务。

  长远来看,中国实际上处于一个债务扩张与债务消化赛跑的境地。债务扩张能够被逐渐消化,则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若债务消化的速度赶不上债务扩张的速度,则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很大。中国式的债务消化,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存量消化、增量吸收。只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至于恶化,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债务消化就有可能,至少债务占G DP比重可以保持一个平稳的上升态势。

  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需从短期需求管理长期化的窠臼真正转移到长期供给管理,真正发挥改革这个最大红利的作用,消除行政干预,放松管制,释放经济活力。惟其如此,中国才能在发展当中消化债务,避免债务危机,实现经济转型。

(责任编辑:周姗姗)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