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方烨:发布10年基尼系数 中国经济进入重质时代

2013年01月21日 07: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方烨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说过,行业情况不好的时候,往往也是企业苦练内功,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时候。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国家。2012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四个年头,全球经济放缓使得中国这个世界工厂面临着持续供过于求的困境,“三不”问题突出,企业去库存化向去产能化演变,经济界普遍判断,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然而在G D P增长率回落时,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也在稳步推进,中国开始更加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速度。

  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2012年全年我国G D P同比增长7.8%。这是1999年以来我国近13年最低增度,也是本世纪以来首次低于8%。但是从市场反应看,当日上证综指上涨1.41%,多家海外知名机构也给出了积极评价。之所以会有这一“悖论”,首先是因为7.8%的增速并不差。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日前说,中国需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否则提高质量和效益就无从谈起,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就缺乏物质基础。7.8%符合王一鸣说的标准,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在外需下滑冲击下稳增长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四季度G DP增速从之前的7.4%回升到7.9%,结束了此前连续7个季度增速的回落,显示增长潜力仍在,之前投资者所担忧的硬着陆并未发生。

  更可喜的是,7.8%伴随的是增长质量的提高,是物价和就业的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数据显示,2012年CPI比上年上涨2.6%,涨幅回落2.8个百分点;全国就业人员增加284万,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增加1188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7%,增速首次同时高于G D P;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在城市和农村全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府补助金额被提高到240元;保障房基本建成590万套;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自2008年达到顶点后连续4年回落。

  经济结构调整也有新进展。2012年农业基础进一步稳固,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棉花、油料、糖料、肉类、蔬菜都在增产;服务业占G 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增加;城镇化率在上年首次超过50%的基础上再次提高1.3个百分点;消费对G D P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出1.4个百分点,连续第二年高于投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6%,降速提高1.6个百分点。

  尽管当前中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近日地方两会也透露出中国经济增长仍存在着投资冲动,但是自去年11月末中央领导人提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之后,去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要求“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现在各地政府也纷纷开始强调给增长“挤水”,可以相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的减速增质只是一个开端,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更加注重增长质量而不是速度的时代。国家统计局一次性发布了10年的基尼系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的决心。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中国经济三大新趋势    2013年01月21日
  •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7.8%    2013年01月19日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